行业分析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深市电子产业崛起:核心企业表现与行业发展趋势解析
 电子 2025-07-24 07:00:22

  截至2025年7月,我国电子行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政策红利、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三重驱动下,深市电子上市公司交出亮眼答卷:66家披露业绩预告的企业预计实现净利润合计146.86亿元至169.30亿元,其中过半数企业预喜。头部企业在半导体显示、AI端侧产品等领域加速突破,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纵深发展,为全球电子产业链重构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深市电子行业上半年表现亮眼(数据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子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产业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政策加持下持续领跑。数据显示,在66家发布业绩预告的深市电子企业中,3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占比54.55%。其中13家企业预计增幅超100%,如惠州硕贝德以1028.49%的增幅居首;光华科技、中晶科技分别实现440.26%和184.47%的增长。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立讯精密预计净利润达67.45亿元(上限),TCL科技与沪士电子紧随其后,分别以20.00亿元、17.50亿元的盈利规模占据行业前列。

  二、核心赛道突破:半导体显示与AI硬件成增长主引擎

  半导体显示领域,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巩固优势。例如某公司完成对广州LGD液晶工厂和深圳华星半导体股权收购后,其子公司在新型显示技术研发上持续加码,在印刷显示、柔性屏等细分市场形成壁垒,上半年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0%。

  AI硬件制造成为另一增长极。鹏鼎控股依托ONE AVARY平台布局“云管端”全链条,AI端侧产品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需求激增,推动其预计实现12-12.6亿元净利润;某精密智造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与研发投入,AI终端硬件订单量显著提升,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达9-11.4亿元。数据显示,AI相关电子产品的全球市场需求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30%,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三、全球化布局与新兴场景拓展:电子产业打开增量空间

  海外市场渗透加速:头部企业通过建立供应商联盟和全球化产能布局对冲供应链风险。例如某公司同步推进欧美及东南亚生产基地建设,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45%;另一企业在光模块与交换机领域深化国际客户合作,订单量环比增长20%以上。

  新兴场景需求爆发:工业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配套等领域的增量市场持续释放。据行业调研,2025年上半年,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42%,光伏逆变器关键电子部件需求增长38%,推动相关企业如某功率半导体厂商净利润同比翻倍。

  四、产业链协同与创新生态构建:筑牢行业竞争壁垒

  技术攻坚与供应链韧性成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某显示面板龙头在Micro LED领域突破量产瓶颈,带动综合良率提升15%;某电子制造企业通过AI算法优化产线效率,单位成本下降8%,稼动率超90%。此外,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上游材料国产化率从2024年的67%提升至当前的73%,关键设备自主率达55%,有效缓解“卡脖子”风险。

  结论与展望

  2025年上半年数据印证了我国电子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持续攀升。政策红利转化为实体增长动能,技术创新加速应用场景落地,产业链协同强化抗风险能力。下半年,在AI、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需求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头部企业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巩固优势。预计至2025年底,深市电子行业净利润规模将突破380亿元,半导体显示与智能硬件赛道增速或超行业均值两倍,为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