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区块链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与创新的关键力量。2025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在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支持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产业规模的扩张,还是技术创新的突破,亦或是市场应用的拓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25年,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政策,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深度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区块链技术与制造业、政务、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融合,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在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投入,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政策要求到2025年初步形成支撑区块链发展的标准体系,制定30项以上区块链相关标准,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区块链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4月底,我国区块链产业数量已达334,542家,今年新增企业数量达到14,444家,与去年同比相对持平,增长速度保持平稳。从省市分布来看,广东省依旧是区块链初创企业集聚的重要地区,在新增的17,513 家企业中,有3,819 家来自广东,占比达到21.8%。近两年来,山东省在区块链领域发力明显,今年截止至今企业增长 1,322 家,位于省市第二位。浙江、江苏、北京、海南紧随其后,分别增长 1,062、1,060、917、886 家。
整体而言,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收缩后,初创企业增长数逐渐趋于稳定,且山东、海南等原有第二梯队城市呈现出弯道超车趋势,区块链产业集群正从一线城市向外逐步扩充。从 2025 年新增企业来看,中小微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且保持上升趋势。从注册资金进行分析,2025年截止4月底,我国新增区块链企业集中在 100 万以内,占比为 59.48%,仍处于高位,但相比去年全年占比略有下滑,100 万 - 200 万区间注册比重为 23.69%,略高于去年全年比重 1.1%,但相比 2023 年仍旧大幅度下滑。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性能提升方面,通过优化共识机制、采用分片技术等手段,区块链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满足更多高并发场景的应用需求。在隐私保护技术上,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区块链上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为区块链在金融、医疗等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跨链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互通与价值转移,打破了区块链之间的孤岛效应,促进了区块链生态系统的融合与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区块链软件市场容量在2024年达到1974.01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为544.43亿元。预计全球区块链软件市场规模在预测期将以29.92% 的 CAGR 增长并预估在 2030 年达 9491.58 亿元。中国区块链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5 年突破 200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CAGR)维持在 35% 左右,到2028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软件市场之一。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可用于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证券交易等场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在供应链管理中,区块链能够实现货物追踪、信息共享,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在政务服务方面,区块链有助于提升政务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体验。
2025年,区块链行业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然而,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统一、人才短缺问题需要解决等。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完善、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区块链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