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中旬以来,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同步取消91%的加征关税并暂停剩余税项,为全球棉花产业链带来显著提振。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当周,国内棉纺企业纱线订单天数较月初增加0.3天至5.30天,山东主产区棉纱库存下降2天至28天水平,同时标准级皮棉均价回升至14096.5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3.18%。这一系列变化表明,经历长期贸易摩擦后,棉花市场供需关系正逐步修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棉花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4月底至5月初,美国曾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实施高额反制关税,导致全球棉花交易量骤减。彼时3128B级皮棉价格一度跌至年内低点,贸易商普遍持观望态度。然而随着5月14日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双方同步取消91%加征关税并暂停剩余税项,政策利好快速传导至市场端。截至5月22日,国内标准级皮棉均价较月初上涨434元/吨,反弹力度超出预期。此次关税回调不仅缓解了企业出口成本压力,更提振了业者对下半年订单回暖的乐观情绪。
终端市场方面,美国作为中国纺织品主要出口目的地,其关税政策直接影响国内棉纱外需。数据显示,山东地区棉纺企业5月23日当周纱线库存降至28天可用量,较月初减少2天,反映出织造端采购意愿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库存仍高于去年同期1天,但环比降幅印证了贸易关系缓和带来的需求复苏信号。部分企业表示,外商询单量已恢复至关税冲突前水平的60%-70%,东南亚市场亦重新开启对华纱线补货流程。
从库存周期视角看,2025年二三季度本就是棉花消费旺季叠加传统去库存阶段。当前数据显示,棉纺企业原料采购积极性明显提升:一方面为满足订单生产需求补充原料库存;另一方面在成本优势显现后提前锁定低价资源。行业监测显示,截至5月下旬,国内棉花工业库存已连续三周环比下降,供需结构优化趋势明确。考虑到新年度全球植棉面积预计增长8%,后续供应端压力将逐步向消费端传导。
综合政策面与基本面判断,短期内中美贸易再度冲突的概率显著降低,叠加国内纺织企业订单边际改善,预计第三季度标准级皮棉现货均价有望升至14500-14800元/吨区间。然而需注意两点限制因素:其一,当前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仍处历史高位,价格上行弹性受限;其二,2026年度主产国增产预期可能压制远期涨幅空间。因此,在新棉集中上市前的窗口期内,国内皮棉价格突破15000元/吨的可能性较低。
总结:贸易政策松绑与库存周期共振推动棉花市场触底回升
当前时点下,中美经贸关系改善带来的需求修复效应已初步显现于棉花产业链各环节。从价格表现看,3.18%的月内涨幅印证了市场信心回暖;从供需结构观察,下游订单增量与库存去化形成正向循环。展望后市,在不出现极端天气或政策黑天鹅事件的前提下,棉花市场至暗时刻已过,但需警惕新年度供应放量对价格形成的压制作用。企业可重点关注7-9月传统消费旺季期间的采购节奏调整,把握供需错配带来的阶段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