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之际,樱桃番茄市场迎来销售热潮。这一兼具口感与营养的果蔬品类,正凭借科技赋能实现产业格局重塑。当前,我国樱桃番茄产业在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的双重驱动下,逐步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局面,以自主选育的优质品种为核心,构建起集育种、栽培、市场拓展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典型示范。
长期以来,我国樱桃番茄产业面临多重挑战。市场端,“千禧”“黄妃” 等国外品种占据主要份额,国内自主选育的高品质品种匮乏;生产端,种植区域集中于海南、广西等地,存在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气候依赖度高及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高糖度、风味佳、耐储运的樱桃番茄需求日益增长,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突破品种瓶颈、提升种植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2025-2030年中国樱桃番茄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针对产业痛点,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育成 “浙樱粉 1 号”,这是我国首个自主育成的单性结实樱桃番茄品种。该品种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其一,“好看”,粉红圆润的果形极具商品性,在消费市场竞争力显著;其二,“好吃”,糖酸比适中、鲜味足、果香浓郁,多项营养指标超越现有主栽品种;其三,“好种”,不仅对灰叶斑病、枯萎病等多种病虫害具有抗性,减少农药使用,且单性结实特性使其在适宜气候下可自主坐果,无需人工喷施激素,大幅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尤其适合设施农业轻简化栽培模式。
以 “浙樱粉 1 号” 为核心,科研团队在多地建立高品质栽培模式示范基地,覆盖播种育苗、土壤处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举办 16 期技术培训班,培训种植户 470 人次,并发放 1000 余份技术资料,推动种植技术下沉。市场反馈数据亮眼:该品种连续 9 年成为浙江省唯一樱桃番茄主导品种,在 2021 年浙江省精品番茄评选中斩获 6 项金奖、11 项银奖,全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 70% 以上。截至目前,已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累计推广超 20 万亩,实现成果转化 2000 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测算显示,相比传统品种,每亩可增收节支 4621.5 元,仅 2021 至 2022 年,江浙沪地区新增经济效益达 3.67 亿元。
“浙樱粉 1 号” 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樱桃番茄产业从 “依赖进口” 向 “自主创新” 的转型。其背后不仅是单一品种的突破,更涵盖育种技术、栽培模式、制繁种体系的全链条创新 —— 通过亲本自交纯化与定向选育技术聚合抗病性和单性结实性状,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单性结实品种杂交制种技术,构建起从种质创制到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闭环。这一模式为其他果蔬品类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借鉴,印证了科技在种业自主、农业增效中的核心作用。
从田间到餐桌,樱桃番茄产业的蜕变彰显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力量。“浙樱粉 1 号” 以 “三好” 品质改写市场格局,既让小番茄成为农民手中的 “金果子”,更推动我国种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随着技术持续迭代与产业模式创新,樱桃番茄产业正以科技为翼,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