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食品检测行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25年,食品检测行业将朝着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并进的方向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检测技术更加科学高效,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为食品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025-2030年中国基于RTPCR的食品检测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问题食品、三无食品到餐饮行业的恶劣制作环境,这些事件不断冲击着公众的神经,也促使食品检测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已超过百亿,且市场增长速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三五”规划》要求,未来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将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监测网点扩大到2870个,预计拉动食品检测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然而,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相对滞后成为当前市场的首要问题之一。
食品检测行业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各种食品质量问题,检查食品加工全过程使用的原材料、技术等是否与国家相关标准一致,判别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剂量,明确生产环节的环境问题是否达标。做好食品检测的质量管理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保障作用,能够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食品生产水平不断提升,食品检测行业也需不断提升检测技术能力,加强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
(一)样品采集缺乏合理性
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样品采集。然而,当前许多食品检测机构在样品采集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检测机构未能与客户就样品性状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合同评审,导致抽样方案缺乏合理性,无法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另一方面,受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采样工作效率普遍较低,部分检测机构因理念和技术储备不足,仍采用传统采样方法,由采样人员依据个人对标准的理解和现场情况开展采样工作,导致采样作业效率低下。此外,样品采集作业期间,部分采样人员未能严格依据采样规范操作,致使样品质量在采集及保存期间发生变化,如样品交叉污染、缺少清晰标识、未记录样品与规定条件的偏离、样品运输期间未按要求储存等,甚至造成重复采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二)检测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
检测手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确保检测结果精确可靠的关键。目前,绝大部分检测机构仍采用传统的检测技术,未能及时升级配套仪器,受技术、仪器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检测的准确性。传统检测技术存在处理流程繁琐、准确度低、仪器操作复杂等诸多问题,未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自动化检测,无法有效落实食品检测质量管理。
(三)检测硬件条件不符合需要
一方面,部分检测机构用于设备更新的资金不足,致使现有的检测仪器型号落后,加之后期维护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在设备使用期间,出现自身老化、处置不当、环境侵蚀等问题,影响了仪器正常开展工作和性能稳定。另一方面,部分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者对环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产生温湿度、微生物污染、灰尘、辐射、供电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导致环境条件未能达到样品储存或检测条件。检测环境条件的偏离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甚至危及检测人员生命安全。
(四)检测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食品检测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诸多政策,逐步完善了监管模式,督促食品检测机构推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然而,部分检测机构未能严格遵照管理体系要求开展检测工作,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情况重视不够,原因分析不准确,纠正措施不到位,惩处措施不痛不痒,导致检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规定和实施两张皮,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未能阻断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另外,部分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未能针对本机构的检测工作现状准确识别出风险点,预防或减少检测工作中不利影响或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较弱,造成检测过程中反复出现类似的不符合情况。
(五)检测过程监管未能全覆盖
目前,大部分食品检测机构未能对食品检测的全部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仅重点关注了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等节点,造成部分流程监管脱节,不规范行为盲区较多,溯源困难,无法复现检测过程或识别不符合工作。
(六)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诸多检测机构加快了现代化检测设备与技术手段的应用,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食品检测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但在广泛普及与充分应用方面还比较欠缺。有的检测机构在客户服务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客户需求跟踪反馈手段,难以满足客户食品检测需求、获取新客户。有的检测机构仅针对食品检测的部分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不仅在输入输出端口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也不利于全流程管理的标准统一。
(七)专业人才能力不足
食品检测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决定检测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部分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存在缺乏实操经验,对采样要求、检测方法理解不够透彻等情况,在食品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制样甚至检测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样品受污、方法偏离、未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等不符合工作。部分检测机构也忽略了有关化学、生物安全和救护知识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