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传感器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气体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气体传感器行业产量约为4258万个
 气体传感器 2025-04-25 11:44:2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气体传感器常见的应用包括工业安全监控、空气质量监测、火灾预警系统、呼吸健康检测、智能家居中的空气质量检测等。气体传感器近年来市场规模和产量均呈现持续递增的态势发展。以下是2025年气体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

气体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

  气体传感器行业占比

  2024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2025-2030年中国气体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预计在2024-2029年预测期内该市场将以8.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4年,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是气体传感器的最大市场。由于各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预计在预测期内该地气体传感器将保持较快增长。

  为了推动传感器行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我国传感器行业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开展智能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等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物联网感知装备质量水平,打造全频域、全时段、全要素的计量支撑能力。气体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气体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53亿元,产量约为4258万个,需求量约为5025万个。

  国内气体传感器研究和产业化相对成熟的领域主要是半导体和催化燃烧传感器,上述两类气体传感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高,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厂商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等领域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相较于城市技术(City Technology)、安费诺(Amphenol)、森尔(Senseair)等国际厂商而言品牌影响力较弱。

  气体传感器行业背景

  气体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气体传感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最早的气体检测设备大多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20世纪30年代,第一代气体传感器被应用于火灾报警系统,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泄漏。随着技术的进步,气体传感器的种类和性能不断提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1970年代,气体传感器的应用逐渐扩展至工业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行业,主要用于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和易燃气体。与此同时,随着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气体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关注逐渐加深,气体传感器开始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在此背景下,气体传感器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气体传感器行业将继续朝着智能化、精确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气体传感器不仅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总体看来,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推动,气体传感器将进一步渗透到新能源、绿色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气体传感器的未来前景广阔,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气体传感器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