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正通过加强能源大基地建设,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确保能源安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5年,中国各地区在能源大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山西省在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根据规划,山西将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临汾市等区域,建设3至5个省级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这些基地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0万千瓦,重点推进采煤沉陷区、盐碱地及沙地的生态治理。基地项目需在建设计划下达后2年内建成投产,且全生命周期不得转让。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将其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要求各市能源局建立月调度机制,确保项目按期全容量并网。
甘肃省在新能源领域展现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甘肃计划实现新能源装机80GW,装机占比达到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同时,新型储能装机将超过6GW,光热发电装机超过60万千瓦。到2030年底,甘肃的新能源装机目标进一步提升至1.6亿千瓦,装机占比达到70%左右,发电量占比超过40%。甘肃将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向特大型风光电基地迈进,并在中东部地区打造若干个百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
新疆在能源大基地建设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一季度,新疆集中开工了5个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9.3GW。根据规划,到2030年,新疆将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新疆将重点在哈密北、准东、南疆等地布局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打造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同时,新疆将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绿电替代化石能源燃料,拓展绿电消纳应用空间。
总结
2025年,中国在能源大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区通过规划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能源革命,推动能源大基地建设,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