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领域,地黄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地黄饮子作为经典名方,源自宋代《圣济总录》,后经金・刘完素改良,其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地黄饮子由熟地黄、巴戟天、炮附子等多味中药组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地黄饮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黄行业的发展趋势。2025年,地黄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望随着地黄饮子的深入研究而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也可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地黄饮子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上,多项研究表明其对肾虚型患者效果显著。有研究对100例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地黄饮子进行 12 周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升,血清相关递质血降钙素原基因肽与 5 - 羟色胺水平明显提高,神经元凋亡相关因子也得到有效调节 ,且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地黄饮子还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来治疗和预防血管性痴呆,其活性成分如豆甾醇、β - 谷甾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地黄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地黄饮子同样具有疗效。以尼莫地平作为对照药,对80例肾虚痰阻型患者使用加味地黄饮子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面,地黄饮子对轻中度病例的认知功能有改善效果。研究发现,地黄饮子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得到改善,还可调节机体多种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对 Notch1、ADAM10 及 BACE1 蛋白的调节作用有关。
地黄饮子在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也有明确效果。回顾性研究显示,应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 489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达 86.7%,高于常规治疗组。地黄饮子化裁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修复受损神经,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和中风后失语方面,地黄饮子联合其他疗法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对帕金森病,地黄饮子治疗阴阳两虚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及并发症效果良好。有研究对比了地黄饮子联合认知康复与左旋多巴片联合认知康复治疗阴阳两虚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结果显示,前者在多项评分上表现更优,临床疗效高达 82.93%,显著高于对照组。地黄饮子联合多巴丝肼治疗阴阳两虚型帕金森病,相较于单纯使用多巴丝肼,能使患者 UPDRS 评分降低幅度更大,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评分更低,有效率更高。
地黄饮子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 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上,针对 56 例阴阳两虚型 2 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地黄饮子加减和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8 周后发现地黄饮子加减组总有效率为 80%,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的 53.9%,表明地黄饮子化裁治疗阴阳两虚型 2 型糖尿病疗效更优。
对于糖尿病肾病,研究显示地黄饮子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 Ⅳ 期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等多项指标,提高肌酐清除率,临床有效率高达 91.7% ,说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地黄饮子治疗,可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减轻炎症状态,改善微血管循环。
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地黄饮子同样表现出色。对 2 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之肝肾亏虚型患者使用地黄饮子 4 周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 SARC - F 量表积分显著降低,活动能力整体提高。将地黄饮子与四物汤合用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5 例,3 周后患者神经疼痛自觉症状减轻,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有效率达到 91.1%。
地黄饮子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其具有阴阳并补、滋阴涵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病,尤其对久病体虚的风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脊髓型颈椎病等疾病。
在皮肤科疾病方面,地黄饮子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针对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进行 4 周的临床研究发现,地黄饮子治疗组皮肤瘙痒相关症状、体征积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地黄饮子还可用于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提高患者血钙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磷、尿素氮与肌酐指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此外,地黄饮子在一些疑难病的治疗中也有尝试。将地黄饮子加减联合西药用于治疗神经性梅毒,还有医生根据脊髓空洞症脾肾虚损、肾阴阳两虚的发病机制,运用地黄饮子酌加健脾之品治疗脊髓空洞症,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地黄饮子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涉及多种疾病,涵盖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皮肤科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临床研究的样本数量普遍不大,且缺少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在其优势病种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导致数据资料不足,限制了地黄饮子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另一方面,现有临床研究中的研究数据多为疗效与指标结果,对作用机制及机理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病理性研究内容,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瓶颈。
随着对地黄饮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2025年及未来,地黄作为地黄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相关医药产业的发展。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加大研究力度,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从而更好地挖掘地黄饮子的价值,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