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建筑涂料领域,德国凭借成熟且规范的市场体系,在外墙涂料的性能标准、环保要求、应用施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合理且贴合当地实际的体系。深入研究德国内外墙涂料的要求和标准,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先进经验,也为国内外墙涂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行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持续进步。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外墙涂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德国外墙涂料主要依据 DIN EN 1602 - 1 标准,对漆膜的多项物理性能进行定义和分级,为制造商和用户在评估涂料系统适用性时,搭建了有效的交流框架。
干膜厚度分级:相较于国内 JG/T - 2014《弹性建筑涂料》仅规定(1.0 ± 0.2)mm 的干膜厚度,德国标准的干膜厚度分级,能更全面地反映弹性薄涂和弹性拉花在干膜厚度和使用年限上的差异,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
水蒸气透过率和吸水性分级:德国标准强调外墙涂料涂层的防水透气性,这与现行 GB/T9755 - 201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侧重点不同。新的液态无机涂料 JG26/T - 2019《外墙无机建筑涂料》(送审稿)中,已加入水蒸气透过率指标,并要求达到 V1 级指标。
裂缝桥架分级:德国标准采用裂缝桥架表达方法,更准确地表征外墙涂料的弹性。A1 级测试温度为 23℃,A2 - A5 级推荐测试温度为 - 10℃,且可接受其他测试温度,这与 JG/T172 - 2014《弹性建筑涂料》标准的弹性指标设定思路相近,但温度范围有所差异。
二氧化碳渗透率分级:二氧化碳通过率用于表征外墙涂料是否符合混凝土保护要求。德国标准设定了二氧化碳渗透率和水蒸气气阻值的指标,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内的湿度,防止钢筋腐蚀。而国内 GB/T 9755 - 201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未涉及混凝土保护涂料范畴。
德国实施一系列严格的物料及产品安全法规,外墙涂料涉及的原料和产品,必须符合 REACH《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等多项法规要求。
在 VdL Guideline 01 中,对产品环保性方面的申明语言进行了明确规范,如对 “不含生物杀伤剂 / 无防腐剂”“低释放 / 极低释放(无释放 / 溶剂)” 等环保申明,设定了相应的物质含量阈值。同时,对 TDS 中的原料组成列表也有严格要求。
蓝天使标准对低挥发性内墙涂料提出要求。19 版蓝天使标准在特殊物质类要求上,相较于 15 版有显著变化,如对 SVOC、游离甲醛、生物杀伤剂及 IT 类物质的限量要求更为严格。与 GB/T35602 - 2017《绿色产品评价 - 涂料》相比,在罐内防腐剂的限量要求上存在差异。
根据 DIN 18 550,德国对矿质基面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基面类型,采用不同的基面处理方法和材料,处理过程更加细致规范。相比之下,国内内墙涂料相关标准和规范,缺乏对不同基面类型处理的统一完整规定。
德国根据不同的气候应力和预期用途,将外墙表面分为多个应用领域。这种精确的分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外墙涂料和涂层材料,为不同应用场所提供更精准的涂装体系。
德国外墙普遍采用薄抹灰系统(ETICS),因此外墙涂料需重点考虑与保温体系的配合。质感砂浆 + 外墙涂料罩面的体系,在德国外墙涂装中占据主导地位。该体系具有防水透汽、抗微裂纹、抗冲击强度高、可搭配多种罩面体系获得不同功能、易翻新等特点。
与国内流行的真石漆体系不同,德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曾使用真石漆,但因无法翻新、矿产资源限制和环保要求提升等原因,最终放弃。质感砂浆 + 外墙涂料罩面的体系,在翻新时只需涂刷涂料,更易保持外立面风貌。
德国外墙涂料在性能标准、环保要求、基面处理、应用区域分类及涂装体系等方面,与国内存在诸多差异。在借鉴德国经验时,需充分考虑国内复杂的气候条件和应用诉求。德国及欧盟在环保要求及趋势方面走在前列,其先进理念值得学习和引用。同时,德国的质感体系经过长期应用和认证,有望成为国内未来外墙饰面系统的发展趋势。此外,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节约人工的涂装体系将成为国内和德国共同的需求。通过对德国内外墙涂料要求和标准的研究,可为国内业内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国内外墙涂料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