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支付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跨境支付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也促使跨境支付服务商必须“持证上岗”,合规经营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跨境支付市场的持牌趋势、企业收购动态、行业整合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深入分析2025年跨境支付市场的整体情况。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跨境支付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年以来,跨境支付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持牌经营趋势。根据监管规定,跨境支付机构必须持有境内互联网支付牌照,才能申请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众多跨境支付服务商纷纷寻求获取支付牌照,以确保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例如,寻汇SUNRATE、XTransfer、Payoneer派安盈等跨境支付服务商均传出收购境内支付牌照的消息,其中两家已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另一家正在等待获批。
跨境支付市场前景分析提到3月31日,上市公司传化智联发布公告称,上海寻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拟以3.15亿元收购传化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寻汇是跨境支付品牌寻汇SUNRATE在中国境内的运营主体,其全球业务总部位于新加坡,目前已在香港、雅加达、东京、伦敦和上海等地设有办事处。传化支付作为一家中国境内的第三方支付持牌机构,其支付牌照于2017年获批,业务类型包括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和Ⅱ类(仅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传化支付最初定位于中国物流行业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旨在通过“支付+”模式,将物流各交易场景中的线下支付逐步引导转换成线上支付,形成全场景、全流程的支付闭环。然而,传化支付在过去两年中连续出现亏损,2023年净利润为-2699.98万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3886.42万元。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跨境支付行业整合持续深化,市场集中度逐渐上升。支付行业资深研究员指出,任何集团内部的支付公司要实现盈利,都需要与集团做好协同。物流行业具有业务小而散、需求多而杂等特点,实现全场景覆盖和“三流合一”目标颇具挑战。支付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价值是否被充分挖掘也存在疑问。此次上海寻汇收购传化支付后,其跨境支付业务将更加合规,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此前通道模式中可能存在的行业竞争,为跨境商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解决方案。
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等新规的实施,跨境支付领域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资本注入与政策引导的双轮驱动下,正加速构建合规化运营体系。除了寻汇SUNRATE,近期已有多家跨境支付服务商传出收购中国境内支付牌照的消息。例如,央行官网披露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显示,同意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主要股东变更为上海夺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上海安信汇支付有限公司”。2025年2月,Payoneer派安盈披露其收购一家持牌非银行支付机构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预计该交易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总结
2025年,跨境支付市场在持牌经营的监管要求下,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企业通过收购支付牌照,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同时也在市场整合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尽管部分企业面临亏损和挑战,但随着行业合规化运营体系的逐步建立,跨境支付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未来,跨境支付服务商需要在技术创新、合规经营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