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攀升。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全球抽水蓄能等储能技术将支撑超过35%的电网调节需求,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800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其中抽水蓄能电站凭借其独特的调节性能和环境友好特性,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蓄能电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1日,总投资超80亿元的福建省重点项目——德化抽水蓄能电站在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滩镇正式开工。作为该省首个获核准的同类项目,其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配置4台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13.8亿千瓦时。该项目不仅是德化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更因其在电网调节领域的战略价值引发行业关注。
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势能进行存储,在用电低谷时抽水储能、高峰时段放水发电。这种成熟的技术模式具备储能容量大(单站规模可达百万千瓦级)、响应速度快(秒级启动)、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显著优势。以德化项目为例,其上下水库形成的天然"电力银行"可实现4小时满负荷储能,在电网出现波动时提供瞬时功率支撑,有效解决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的并网难题。
除直接贡献80亿元投资外,该蓄能电站建设期间将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15万吨,相当于种植约6万公顷森林的生态效益。其选址的龙门滩镇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条件,通过优化流域综合开发方案,在保障农业灌溉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了能源项目的高效落地。
德化抽水蓄能电站被列入《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实施项目,其建设周期跨越至2031年,与我国"双碳"目标时间表高度契合。该项目投产后将承担福建电网调峰、填谷、调频等多重功能,使区域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约18%,为东南沿海负荷中心构建起更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网络。
结语:抽水蓄能的未来图景与现实支点
从全球发展趋势看,到2035年我国规划建成超2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德化项目的开工建设正是这一宏伟蓝图的重要拼图。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运营,这类大型蓄能电站不仅能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更将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绿色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加码,蓄能电站在我国能源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将持续强化,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