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最新行业监测数据显示,全球电视面板市场在经历连续季度波动后呈现结构性变化,中小尺寸产品价格趋稳、大尺寸涨幅收窄成为显著特征。关税政策调整与产能布局变动正重塑供应链策略,市场需求端与供应端的博弈态势逐步显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3月中小型电视面板市场呈现需求动能转换迹象。32英寸面板在经历前期价格上涨后,采购方抄底备货意愿减弱,预计本月价格与上月持平;50英寸和55英寸产品因品牌端需求保持平稳态势,价格同样维持稳定。这一变化反映出厂商正从风险性库存储备转向精细化成本管理阶段。
尽管7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电视持续热销推动需求增长,但终端市场消化能力边际走弱导致涨幅受限。监测显示,65英寸产品本月预计上涨1美元,成为主要涨价区间代表。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调整生产稼动率,在保供与控本间寻求新平衡点。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潜在加征关税预期加速整机产能向低税率地区转移,导致品牌方运营成本增加约812%。这一结构性调整促使厂商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布局,部分企业已启动"双轨制"采购策略以对冲风险。
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入第三年实施周期,其对需求端的拉动作用较前两年下降约40%。品牌商据此调整备货节奏,尤其在主流尺寸段采取更保守的库存管理策略,进一步影响面板采购计划。
供应链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面板总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2%,预计二季度将根据终端需求适度收缩35个百分点。这种按需调节机制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风险,但需警惕突发事件引发的波动。
总结来看,2025年开年电视面板市场正经历从价格普涨到结构性调整的关键转折期。中小尺寸通过稳定价格巩固市场份额,大尺寸则在需求韧性与成本压力间寻找突破路径。随着关税政策落地和产能布局优化,面板产业将加速进入以效率为核心的新竞争阶段,后续需密切关注二季度终端销售数据对供应链的传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