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亚洲经济体凭借强劲的内生动力持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预计达4.5%,较上年微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引擎。制造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支柱,在技术创新、贸易结构优化及产业链重构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东亚地区制造业主导的经济体预计实现4.3%的实际GDP增长;南亚以5.9%的增长率成为增速最快的区域,中亚和西亚分别贡献5.0%和2.9%的经济增幅。尽管亚洲整体就业增长率从1.94%降至1.22%,但总体失业率仍低于全球水平(4.39% vs 4.96%),显示制造业复苏对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影响。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实际收入提升进一步增强区域消费能力,为制造业需求提供支撑。
2024年亚太地区零售电子商务增速达8.4%,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3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东南亚电商GMV升至2630亿美元。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表现突出,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加速推进,电子元件、精密仪器等高技术中间品的亚洲生产占比超70%,巩固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服务贸易方面,旅行和运输服务显著回暖,数字交付服务成为增长主力。尽管外商直接投资(FDI)在2024年下降7.4%至5880亿美元,但东盟吸引外资同比增长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479.6亿美元,显示制造业跨境合作持续深化。
数据显示,2023年亚洲在全球中间品贸易中的占比为41.17%,远超欧盟(25.5%)和北美(15.12%)。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稳固,在贸易量最大的22种中间品中占据20项领先地位。尽管部分中间品贸易出现转移,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依存度持续提升。例如,电子元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对亚洲的依赖度超过七成,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中间品关税下降。
2025年亚洲金融市场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多数经济体通胀回落至目标区间,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扩张(20个经济体赤字率上升)为制造业投资创造有利条件。尽管部分货币面临贬值压力,但亚洲主要股市指数预计维持升势,国债收益率因政策调整而下行,银行业风险可控。
总结
2025年亚洲经济前景表明,制造业仍是区域增长的核心引擎和全球价值链的枢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贸易规则创新及产业链协同,亚洲经济体不仅巩固了自身竞争力,还为全球经济稳定提供了关键动力。未来,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共同作用下,制造业有望持续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