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的背景下,瑞士作为传统的“避风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货币压力。瑞郎兑美元汇率近期飙升至十年来的最高点,引发了市场对瑞士央行可能重新实施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广泛猜测。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全球贸易战对金融市场的深远影响,也凸显了瑞士在维护经济稳定与应对国际压力之间的艰难平衡。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贸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上周,美元兑瑞郎汇率一度逼近0.80关口,这是自2015年瑞郎风暴事件以来的首次。这一汇率的剧烈波动,使得瑞士的政策制定者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需要抑制瑞郎升值以支持出口型经济;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避免引发美国的注意,因为美方已对瑞士发出高关税威胁。这种局面使瑞士央行陷入了“令人震惊的艰难处境”。
瑞郎的快速升值可能会对瑞士造成通缩冲击,而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将加剧这一风险。白宫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暂停加征对等关税90天前,其对瑞士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曾高达31%,已超过了对欧盟的对等关税水平。瑞士逾10%的出口依赖美国消费者,这使得瑞士在贸易战中尤为脆弱。
瑞士当局如果直接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汇率干预行动,可能会引发美国政府的注意。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瑞士当局正担忧若大规模干预市场抑制瑞郎升值,可能再度被美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因此,降息或许将是瑞士央行遏制瑞郎升值的更安全政策选项。今年一季度,瑞士央行已先于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将基准利率降至0.25%,市场普遍预期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较大。
互换市场的数据显示,尽管对瑞士央行年底前降入负利率区间的预期还较低,但目前市场定价已反映出瑞士6月会议降息至零的概率高达约80%。当前瑞士0.3%的年通胀率,已逼近了央行02%目标区间下限。瑞士私人银行EFG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负利率“很可能会发生”,货币干预最终也可能是必要的。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瑞士央行在应对瑞郎升值时仍保持审慎态度。有观点认为,美国财政部里的“理性决策者”应该会认同瑞士的干预行为不构成问题。为获取竞争优势刻意压低汇率才会引发争议,但对本币飙升实施适度调控则不会。因此,瑞士在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中,可能会更加注重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协调。
总结
在全球贸易战和美元贬值的双重压力下,瑞士正面临严峻的货币挑战。瑞郎的快速升值不仅威胁到瑞士的出口型经济,还可能引发通缩风险。瑞士央行在抑制本币升值和避免国际压力之间,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降息和适度的货币干预,或将成为瑞士应对当前困境的主要手段。然而,如何在维护经济稳定与应对国际压力之间找到平衡,仍是瑞士未来政策调整的关键。
欧洲央行官员正准备进一步降息,他们预计即使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在未来几周软化立场,美国关税也将对经济造成持久损害。本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举行了密集会议后,大多数政策制定者离开华盛顿时都感到失望。他们预计,特朗普的不可预测行为将继续加剧不确定性,抑制支出和投资,并最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推高通胀。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已经预计,为刺激需求,今年存款利率(目前为2.25%)将至少降至1.5%。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