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7日,A股半导体、光刻胶及MCU芯片等产业链概念股集体上涨,带动相关ETF显著回暖。其中,芯片产业ETF(代码:159310)盘中涨幅达0.47%,成分股圣邦股份领涨逾5%,芯原股份、寒武纪U、安集科技等多只个股跟涨。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8日至16日期间,该ETF已累计反弹超10%。近10日与20日的净流率分别达4.37%和7.05%,居同类产品首位。资金动向显示,该ETF连续两日获得市场“加仓”,累计净流入超800万元,显示出投资者对芯片产业的信心持续增强。
消息面上,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数据印证了行业景气度。涉及设计、制造及设备领域的公司普遍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部分龙头企业的增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例如,某存储芯片厂商凭借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其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另一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则受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潮,订单量同比大幅攀升。此类业绩表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市场对芯片产业链长期价值的认可。
市场分析指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加速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程。一方面,国内晶圆厂的扩产计划持续落地,带动上游材料与设备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消费电子领域对国产芯片替代的需求日益迫切。尽管短期内部分环节可能面临成本波动或供应链调整压力,但长期来看,贸易壁垒加剧将倒逼产业链区域化重构,为本土企业创造结构性创新机遇。券商观点认为,政策支持叠加内需扩张,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有望持续提速。
除芯片产业ETF外,电子ETF(代码:159997)当日表现同样亮眼,盘中震荡上行涨幅达0.75%,并呈现显著溢价交易特征。该产品跟踪的中证电子指数覆盖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制造等细分领域,其成分股涵盖从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电子行业“科技+消费”双轮驱动逻辑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总结:芯片产业成为资本市场焦点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综合来看,A股芯片板块在近期展现出较强韧性,ETF产品与核心个股的表现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成长潜力的积极预期。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政策支持加码以及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半导体产业链有望持续获得资金关注。不过,行业仍需应对技术突破、产能爬坡及国际环境变化等挑战。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具备核心技术优势、订单充沛且估值合理的细分领域龙头,把握结构性机会。
周三美股成交额第1名英伟达收跌6.87%,成交407.58亿美元。英伟达公司周二表示,美国政府正管控其H20芯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严重削弱了这条原本为应对先前出口管制而设计的产品线。英伟达在监管文件中表示,美国政府已于周一通知公司,H20芯片未来在出口至部分国家时需要“无限期”申请许可证。政府方面表示,新规旨在应对芯片“可能被用于或转用于其他国家的超级计算机”的担忧。英伟达警告称,公司将在本财年第一季度计入大约55亿美元的费用,这些费用与H20系列芯片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及相关准备金”有关。英伟达曾表示,进一步收紧出口管制只会强化其他国家摆脱美国技术依赖的决心,并将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