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金属 内容详情
全球金属市场动态:贸易摩擦下的价格波动解析
 金属 2025-03-18 06:43:1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市场在3月17日呈现涨跌分化态势。受美国宣布实施互惠关税政策影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叠加能源成本攀升及制造业疲软预期,市场参与者风险偏好出现显著变化。当日铜、铝等品种价格小幅上扬,而镍、锌则承压回落,整体反映了宏观经济环境对大宗商品的复杂影响。

  一、铜价温和上涨折射供需博弈

  3月17日,LME三个月期铜收报每吨9867.50美元,较前一日上涨74.50美元(涨幅0.76%)。这一表现既受到中国需求回暖预期支撑,也面临欧美制造业数据走弱的压制。市场分析认为,在供应端南美主要产铜国罢工风险与需求端全球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之间,铜价短期内或维持窄幅震荡格局。

  二、铝市供需平衡支撑价格微涨

  同日,LME三个月期铝价格报收每吨2691美元,小幅上扬0.09%。尽管欧洲能源危机缓解降低了生产成本压力,但俄乌冲突导致的俄铝出口受限仍构成供应端潜在风险。当前库存水平处于五年低位区间,叠加新能源产业对高纯度铝的需求增长,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三、镍市波动凸显政策外溢效应

  与铜铝走势相反,LME三个月期镍收于16410美元/吨,下跌140美元(跌幅0.85%)。市场参与者对印尼出口限制政策的担忧有所缓解,但美国关税调整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构忧虑仍压制市场情绪。此外,不锈钢行业库存积压问题也拖累价格表现。

  四、铅锡锌分化反映产业基本面差异

  当日铅价逆势上涨0.77%,收于2084.50美元/吨,主要受益于再生铅供应收缩及汽车电池需求季节性回升。相比之下,三个月期锌(跌0.85%至2960美元)和锡(跌0.27%至35200美元)则因库存增加与电子行业消费疲软承压。锌矿加工费持续走高暗示供应宽松预期增强,而锡价下跌反映了光伏及半导体领域需求增速放缓。

  五、贸易政策扰动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美国宣布自2025年4月起实施的互惠关税措施,虽未立即生效但已引发市场对全球金属贸易格局变化的关注。分析显示,该政策可能推高工业品进口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下游制造业竞争力。投资者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的行为进一步削弱了大宗商品的风险溢价。

  总结:宏观压力与产业逻辑交织主导行情

  3月17日LME市场呈现的结构性分化,清晰展现了当前金属价格受多重因素交叉影响的特点。贸易政策调整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能源成本传导效应以及各细分行业需求差异,共同塑造了不同品种的价格走势。展望后市,若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温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可能进一步加剧波动性,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库存变化与政策落地节奏。

延伸阅读

中信证券:刚果(金)局部冲突升级,金属供应扰动加剧(20250319/08:54)

中信证券表示,刚果(金)主要经济来源是采矿业,该国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铜钴锡钽产量位居全球前列,我们预计冲突扩大将严重影响当地采矿环境,以上金属的供应扰动更加不可控,或推动相关金属价格的上涨。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金属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