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2日,中国债券市场在税收走款关键窗口期呈现多空交织态势。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净投放900亿元维稳流动性,但同业存单利率小幅上行叠加资金面边际收敛,导致国债期货多数持平、长端微跌。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对科技金融的支持信号与实体信贷数据的微妙变化,进一步为市场提供了观察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融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今日为5月税收走款首日,作为传统缴税大月叠加政府债净融资582亿元,市场对短期资金面趋紧存在预期。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积极信号:开展1545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维持1.40%,对冲当日到期的645亿元后实现净投放900亿元。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和7天期分别报1.465%、1.523%,显示当前流动性仍保持合理充裕。不过,14天期利率上行至1.656%,暗示跨月资金需求对短期市场造成一定扰动。
国债期货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长端承压而短端相对稳定。30年期主力合约微跌0.04%报119.52元,10年期涨0.01%,5年期和2年期则持平前收盘价。利率债市场同步窄幅波动,截至下午四点半,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1bp至1.685%;30年期品种微升0.1bp报1.917%,反映长端对政策预期的敏感性增强。
信用债市场分化显著:交易所非金信用债中,21融创01等地产类债券领涨,而H1碧地01等城投与房地产相关个券跌幅靠前。同业存单利率小幅攀升,3个月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上行至1.66%,1年期品种报价突破1.7%,显示机构对中期资金成本的谨慎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5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幅连续三年超20%;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贷款规模突破6.3万亿元。下一步将通过再贷款工具和金融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签约规模达到1.2万亿元的成果,则凸显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明日进入缴税高峰阶段,流动性缺口可能扩大。尽管同业存单利率上行暗示资金面边际收紧压力,但实体信贷需求放缓(4月贷款数据走弱)叠加汇率升值压力,预计央行不会大幅抬升资金成本。当前1.5%左右的隔夜回购利率水平或将成为政策平衡点,市场将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及后续MLF续作情况。
总结
今日债券市场的窄幅震荡反映了多空因素交织下的谨慎心态:缴税压力与政府债发行形成短期利空,而央行持续呵护流动性、实体信贷结构优化以及汇率波动带来的货币政策约束,则构成支撑力量。随着税期高峰临近和政策信号逐步释放,未来一周资金面走向将成为主导债市的关键变量,市场在政策托底与基本面变化间持续寻找平衡点。
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在“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上海金融市场能级不断提升,上海期货市场产品覆盖面持续扩大,定价能力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走出去”功能不断增强,在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周小全指出,上海正进一步强化金融市场功能,支持上期所、中金所等在沪金融市场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加快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安全。一是持续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深化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推出面向国际的金融产品。二是持续完善衍生品体系布局,拓展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和深度。支持进一步丰富商品和金融期货产品,以更齐全的产品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实体企业更好管理风险,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支持金融市场抓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增强系统自主可控与安全运维能力。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