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金融 内容详情
信贷赋能消费升级:2025金鼎奖金融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启动
 信贷 2025-05-19 13:50:0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消费市场活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金融机构通过消费信贷、数字化服务等多元工具持续深化场景渗透,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此背景下,新浪财经正式启动"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旨在挖掘行业标杆实践,推动可复制的创新模式落地,加速构建普惠、安全、可持续的消费金融服务生态。

  一、聚焦六大领域 挖掘创新实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信贷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本次征集覆盖银行、保险、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主体,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向遴选典型案例:

  1. 消费场景创新类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建设(如智慧菜场数字化改造)、信用卡分期服务优化(家电/汽车分期)及文旅生态构建。某机构打造的"智慧菜场生态圈"通过整合支付、物流等资源,实现商户效率提升与消费者体验升级。

  2. 支付便利化类

  推动移动支付功能迭代(App优化)、跨境支付场景拓展以及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例如某银行创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了资金流转效率的突破性提升。

  3. 消费信贷创新类

  涵盖个人消费贷款产品设计(如新市民安居贷、绿色家电专项贷)及保险金融融合方案。某机构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贷保一体化"服务,将车贷、保险与充电补贴整合为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

  4. 政银企联动类

  聚焦政府企业联合促消费模式,包括消费券发放机制创新、惠民促销活动协同等。典型如某机构携手地方政府开展的"百万补贴加油计划",通过精准投放提振区域消费动能。

  5. 绿色消费促进类

  支持低碳消费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实践,例如碳账户体系建设及绿色积分激励模式。某银行构建的"个人碳账户+绿色积分"双驱动体系,已带动数万用户参与节能改造项目。

  6. 特色创新案例

  鼓励突破常规领域的消费金融服务探索,涵盖技术创新应用、特殊群体服务优化等差异化实践方向。

  二、多维标准评估 保障模式可复制性

  评选采用量化指标与社会效益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四个维度:

  创新性(30%):技术应用深度及场景突破程度

  综合成效性(30%):消费促进效果与市场口碑反馈

  可持续性(20%):模式可推广价值及长期社会效益

  风险控制(20%):合规管理水平与风控体系完善度

  三、全流程公开透明 优化行业生态建设

  活动自即日起至2025年5月30日开放案例征集,申报材料需包含背景说明、创新亮点、实施成效及社会影响分析(10003000字),鼓励补充图文视频素材。通过专家评审的优秀案例将获得多平台宣传资源支持,并纳入行业研究样本库。

  四、共建消费服务新范式

  此次评选不仅是对过往实践成果的总结,更是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有望加速金融机构在场景渗透深度、支付效率提升及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的系统性升级,为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提供持续动能。期待各机构积极参与,共同书写金融服务消费升级的新篇章。

  (案例申报请发送至money@staff.sina.com;咨询电话:01062676252)

延伸阅读

信贷结构持续改善 专家预计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20250514/18:36)

4月以来外部不确定性加大,但国内经济仍有较强韧性。 5月14日,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抬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同时,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仍超过8%。 外贸稳增长态势延续。前4个月,以人民币计价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以美元计价进出口同比增长1.3%,增速均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4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为8.1%,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过去10年出口增速季节性均值,维持较强韧性。 市场专家分析,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的冲击效应有所显现,但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保持较高增速,有一定抵消作用。预计在5月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后,未来金融总量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增长,巩固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第一财经)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信贷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