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全球稀土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在出口管制政策推动下,中重稀土品种如氧化铽价格强势上涨近10%,而轻稀土虽经历短期回调,但2025年初以来氧化镨钕累计涨幅仍超8%。行业基本面受政策规范、原料供应收紧及新能源需求拉动的多重因素驱动,正逐步走出震荡区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截至4月14日,国内氧化铽报价已达725万730万元/吨,较4月初上涨9.6%;金属铽价格突破900万元/吨,涨幅达10.2%。海外市场同步走高,氧化铽离岸价升至994美元/千克以上,创近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受替代效应影响,氧化镝价格出现回调,折射出市场对稀土元素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尽管镨钕系产品在经历阶段性波动后有所回落,但2025年至今氧化镨钕累计涨幅仍超过8%。行业数据显示,国内轻稀土已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头部企业一季度产销量同比增长显著,降本增效成果初现。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原料供应端的管控与下游消费刺激政策形成共振效应。
《稀土管理条例》的实施强化了行业规范化进程,通过明确资源所有权边界和产品流通标准,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有序发展。新规不仅约束非法开采行为,更鼓励企业加大在高性能磁材及应用领域的研发投入,为技术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贸易关税与出口管制政策导致进口矿供应趋紧,美国及东南亚稀土矿资源面临收缩压力。同时国内产能指标的严格管控进一步限制产量释放。尽管国际市场需求存在短期波动风险,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将优化资源配置,长期看产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新能源电机、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场景对稀土材料形成刚性需求。政策层面的设备更新补贴与以旧换新措施,进一步刺激终端消费市场扩容。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钕铁硼磁材需求增速将突破10%,推动产业链价值持续上行。
总结展望
当前稀土产业正经历供给端约束强化与需求端结构升级的双重变革。出口管制政策短期内加剧了价格波动,但中长期看加速了行业优胜劣汰和全球化竞争力重塑。在政策护航、技术迭代及新能源革命叠加驱动下,稀土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核心资源的战略价值将持续凸显。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近日两部委发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下游在出口管制政策和终端需求释放的双重驱动下表现强劲,采购活跃度提升,推动价格小幅上扬。特朗普关税政策激进,中国具备全球约70%稀土矿、约90%稀土冶炼分离和约90%稀土磁材产能,产业链完备、自主可控能力强,政策端出台生产、出口的双重管制,对美关税政策具备较强反制能力。需求端,稀土磁材是高性能、节能电机必备材料,人形机器人单台用稀土永磁超2kg,不亚于一辆新能源汽车用量,马斯克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到百亿台级别,对稀土磁材用量将远超新能源汽车需求,远景空间非常广阔。当前稀土板块攻守兼备,建议积极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