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基地建设迎来关键资金支持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者,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鹏汇天”)近日宣布获得5家国有及股份制银行联合提供的12.6亿元银团贷款。这一融资动作不仅刷新了飞行汽车生产领域银团贷款规模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在智能交通与航空技术融合赛道迈出重要一步。通过产融结合的创新模式,小鹏汇天正加速推进“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量产。
此次由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五家机构组成的银团为小鹏汇天提供12.6亿元专项信贷支持,资金将定向用于全球首个飞行汽车智造基地的建设及设备采购。该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达1万台,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后,将成为首条实现飞行器与汽车模块分离式生产的现代化产线。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贷款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采用项目自身现金流作为主要还款来源,体现了金融机构对飞行汽车产业前景的充分认可。
相较于此前累计完成的6.5亿美元股权融资(A轮5亿+B1轮1.5亿),本次银团贷款展现出显著差异化特征:其一,资金使用聚焦特定项目而非全盘运营;其二,通过债务工具替代部分股权融资,在维持公司控制权稳定的同时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专项债配合理财投”的组合策略既能保障核心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2025年计划新增30亿元研发投入),又可规避大规模稀释股东权益的风险。
资本市场对飞行汽车领域的关注度正持续升温。数据显示,仅今年3月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就完成18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14.13亿元,其中亿元级以上融资占比超16%。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该产业已进入“研发制造场景”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项目目前获得超过4000台预订单的表现,印证了市场对飞行汽车商业化的初步认可。
此次融资标志着飞行汽车产业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准备阶段。从2013年成立至今累计投入超百亿元的研发沉淀,到智造基地建设所需的关键设备采购清单,每一个环节都在重塑未来交通形态的想象边界。当飞行器与智能汽车技术实现深度耦合,不仅将催生新的消费市场,更可能带动低空通信、能源管理等关联产业的技术革新。
总结: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分体式飞行汽车量产计划的企业,小鹏汇天通过创新融资策略构建起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12.6亿元专项信贷的注入,既是对企业技术路径的背书,也为行业树立了产融结合的新范本。随着2026年量产节点临近,这场融合汽车工程与航空科技的产业升级,或将重新定义人类未来出行方式的边界。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在其他基于国别征收的关税上有所回调,但他对进口汽车征收的 25% 关税仍在生效。分析师们预计,这些政策将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根据华尔街和汽车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他们预计汽车销量将减少数百万辆,新车和二手车价格将会上涨,整个行业的成本将增加超过 1000 亿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按年增长率计算,关税将给汽车行业增加 1.1 万亿至 1.6 万亿美元的成本,这可能会影响美国新车市场 20% 的收入,同时增加美国和非美国制造商的生产成本。高盛预计,在未来 6 到 12 个月内,美国新车净价将上涨约 2000 美元至 4000 美元,以更好地反映关税成本。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