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近期发布重要通知,明确2025年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项目及软件企业的清单制定细则。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精准分类管理,强化对关键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通知聚焦技术先进性与产业需求导向,细化了不同规模和技术节点企业的支持标准,并首次将更多细分领域纳入税收优惠范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若干政策》第一条要求,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需满足线宽技术指标:线宽小于28纳米(含)、65纳米(含)和130纳米(含)的生产企业或项目将进入专项清单。其中,更先进制程的企业可享受更长期限的税收减免政策,强化了对前沿技术突破的支持导向。
通知进一步扩展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纳入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并特别强调对逻辑电路、存储器等细分领域企业的支持。线宽小于65纳米(含)的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生产企业,以及线宽小于0.25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均被列为政策重点扶持对象。
为保障供应链安全,通知首次将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生产明确列入清单范畴。具体包括靶材、光刻胶、掩模版等12种核心产品,并特别强调8英寸及以上硅单晶和硅片的国产化支持。此举通过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关键环节国产替代进程。
针对集成电路领域具有全局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及承建主体,通知建立了专项清单管理制度。这类项目将获得更综合性的政策组合支持,涵盖进口设备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维度优惠措施,体现国家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系统性布局。
此次新政通过细化技术指标分类和扩展产业覆盖范围,构建了更具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既延续了对先进制程企业的长期扶持,又将封装测试、化合物半导体等细分领域纳入政策框架,同时强化关键材料与设备的自主保障能力。这些举措不仅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更通过清单化管理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4成。机电产品出口11.03万亿元,增长8%,占出口总值的59.3%。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43.4%,集成电路、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22%、22.5%、15.5%。此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3万亿元,增长2.8%。
海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5%。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9.01亿吨,增加4.8%;铁、铝等金属矿砂11.38亿吨,增加4.9%。同期,集成电路、汽车零配件进口值分别增长13.5%、4.6%。消费品进口超过1.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和4.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5%;私营企业增长5.9%。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3%、33.6%、17.3%。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