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与全球经济转型的双重推动下,绿色贸易已成为连接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战略性纽带。中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16次提及"绿色"概念,较上年增加两次,并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一政策导向为绿色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背景下,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的绿色贸易促进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绿贸委")正通过国际化智库建设与规则制定,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新高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绿色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将绿色发展提升至国家治理高度,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6次强调"绿色发展",较前一年度增加两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绿色贸易占比持续攀升。绿贸委作为新生的行业组织,其核心使命是构建国际化的绿色发展话语体系,推动形成符合中国产业特色的绿色标准与认证机制。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贸仲委受理涉外案件达758件,争议金额突破811亿元。这些数据折射出跨国经营中的绿色贸易合规风险日益凸显。绿贸委通过建立国际标准对接机制,帮助企业精准把握不同市场的环境法规要求,例如协助制造业企业优化碳足迹管理、指导消费品品牌完善供应链ESG评估体系,从而降低法律纠纷与市场准入成本。
在绿色贸易实践中,ESG(环境、社会、治理)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某运动服饰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垂直ESG管理体系,在2024年实现MSCI评级连升三级;某啤酒集团六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其碳中和实践直接带动出口订单增长15%。这些案例印证了ESG与绿色贸易的协同效应:企业通过降低能耗、优化排放等环境指标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同时社会价值创造能力也为企业赢得更多政策支持。
当前国际绿色贸易标准仍处于碎片化状态,欧美国家主导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对中国光伏、钢铁等行业形成约束。绿贸委通过参与国际低碳规则制定,正推动建立体现中国产业特色的认证体系与技术规范。这种制度性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规避合规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输出将"中国制造"转化为"绿色智造"的竞争优势。
总结来看,绿色贸易正在重塑全球经贸格局。从政策引导到标准建设,从企业实践到规则制定,一个以ESG为内核、以低碳转型为导向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已初现雏形。随着中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持续提升,绿色贸易不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更将推动全球经济向包容性、可持续的方向加速演进。数据显示,2025年新茶饮品牌出海热潮升温、运动服饰企业海外扩张提速等现象,正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绿色经济中占据更大份额的未来图景。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上强调,地方国资委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在本地形成更多发挥支柱作用的实体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建立地方“两非”“两资”退出绿色通道。东北地区、对口合作机制相关地区和相关中央企业要积极推进新时代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证券时报)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市场认为新天绿色能源(0956.HK)风电资产并无独特竞争优势,新能源加速市场化背景下机组盈利能力将持续下滑;我们认为公司风电资产资源禀赋优异,且机组主要集中区域新能源入市政策较为友好,公司存量及新投产风电机组盈利能力均有望超预期。优质风电资产有望加速扩容:公司新能源开发较为审慎,集中于优质风电项目开发,“十四五”前期新增新能源装机数量较低。公司当前老旧风场改造项目及河北省海上风电项目资源储备充裕,有望迎来新一轮优质风电开发建设加速期。结合行业可比公司相对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5.00港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