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政策调控与市场调整中持续分化,头部房企加速资源整合以应对行业变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万亿元,同比下降6%,但核心城市高端住宅需求保持韧性,优质地产项目仍具投资价值。在此背景下,中华企业(证券代码:600675)近期披露的融资计划折射出房企在"保交付"政策导向下的战略选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华企业于2023年7月更新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8.14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13.3亿元人民币。此次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设定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0%,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值。募集所得资金将专项用于中企誉品•银湖湾和中企云萃森林两个地产项目开发,彰显房企在"保交楼、保民生"政策框架下对重点项目的资源倾斜。
从中华企业近三年业绩看,其营业收入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实现26.01亿元(同比-72.89%),2023年大幅回升至131.87亿元(+415.37%),但2024年又下滑至69.59亿元(-47.23%)。归母净利润则从2022年的2,305.45万元骤增至2023年的5.55亿元,却在2024年转为亏损3.17亿元。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维持在70%以上(分别为71.98%、71.47%和70.12%),显示企业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这种业绩波动既反映行业整体下行压力,也折射出企业在项目周期性与市场环境变化中的运营挑战。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华企业截至最新披露日累计存在2,910余条经营风险记录(含自身291条、关联方2,291条),其中涉及项目交付延期、债务纠纷等事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保交楼"专项借款政策推进,房企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但行业整体去库存周期已延长至22个月,部分三四线城市地产项目面临销售滞缓困境。从中华企业的融资方案设计可见,头部国企正通过聚焦优质资产开发、优化资本结构等方式应对市场波动。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与市场出清并行"的特征,房企需在资金安全与项目拓展间寻找平衡点。中华企业此次定增计划既符合国家对保障性地产项目的金融支持方向,也反映出其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战略意图。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具备优质土储和稳健财务结构的企业将在市场洗牌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