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于多维度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需求所编制的,从品质、口碑、市场份额等角度评估了品牌的综合实力,并覆盖了传感器行业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排行榜的发布,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权威、最专业的品牌分析和参考,帮助其了解市场趋势和选择最优质、最受欢迎的品牌。同时,排行榜的发布也反映出品牌的表现和市场竞争的现状,为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和信心。我们将继续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消费者以及品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服务。
传感器行业拥有众多品牌,如何选择一家有品质、信用与服务保障的品牌,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电科CETC、Goermicro、OMNIVISION、瑞声AAC、华工科技HGTECH、格科微GALAXYCORE、士兰微电子Silan、华润微电子、中国航天、汉威Hanwei等品牌的成功,体现了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创新技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
表1:2023年传感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中国电科CETC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 | Goermicro | 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3 | OMNIVISION |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4 | 瑞声AAC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5 | 华工科技HGTECH |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 |
6 | 格科微GALAXYCORE |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7 | 士兰微电子Silan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8 | 华润微电子 | 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9 | 中国航天 |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10 | 汉威Hanwei |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中央直管的大型军工集团,国内覆盖电子信息技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专业从事电子装备、软件、基础元器件和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我国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电科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军工电子和网信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肩负着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国防现代化、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家国情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历史变迁,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46家电子类科研院所及26户企业基础上组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研究院所、1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科研人员11万名;拥有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持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2020年位列第381位。
立足新时代,中国电科围绕建设世界知名企业目标,突出“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定位,聚焦“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四大重点业务板块,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着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服务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数字化发展,着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
作为军工电子主力军,中国电科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标准,落实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部署,面向无人化、智能化未来战争新趋势,持续提升电子装备能力,加快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提升武器装备供应链保障水平,支撑联合作战、全域作战,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作为网信事业国家队,中国电科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领域完整产业链优势,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服务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企业建设,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电科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力突破先进材料、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加快建设无人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创新平台,着力构建系统、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扩大协同创新网络,抓好人才和机制关键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有力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电科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三大定位”,聚焦“四大板块”,提升集团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奋力打造世界知名企业,更好支撑强国强军事业发展。(2021年3月)
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歌尔股份微电子事业群,以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公司,集芯片设计/产品开发/封装测试/系统应用于一体,提供芯片+器件+模组的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
2017年10月,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前身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微电子事业群,2021年1月变更为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以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公司,业务涵盖芯片设计、产品开发、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可为客户提供“芯片+器件+模组”的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MEMS传感器和微系统模组,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无线耳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韦尔半导体是全球较大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致力于提供传感器、模拟解决方案和触屏与显示解决方案,研发中心与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年出货量超过123亿颗,产品广泛运用于手机、安防、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豪威集团-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SH:603501)是全球排前列的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集团总部位于上海,研发中心与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年出货量超过123亿颗。豪威集团致力于提供传感器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方案和触屏与显示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手机、安防、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IoT,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医疗等领域解决技术挑战,满足日与俱增的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需求。
“赋能科技,感知无限。”豪威集团将充分完善全球战略性布局,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高度协同的供应链与客户群以及多元杰出的人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并进实现规模效应,秉承技术创新,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粘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并借此与客户一起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成立于1993年,知名电声元器件企业,为移动终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设备提供硬件、软件高度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
瑞声科技成立于1993年,2005年于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018)。目前全球员工超过5万人,其中研发工程师1500人。在全球,瑞声拥有28个办公点,9大制造基地(分别位于中国、越南、菲律宾),以及分别在中国、美国、芬兰、丹麦、韩国、日本和新加坡设立的15个研发中心。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2017年公司营业额为211亿人民币。
瑞声科技以提升用户体验及客户满意度为出发点,以仿真技术为基础,利用强大的研发团队与先进的制造技术,结合大数据管理,持续为移动终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设备提供硬件、软件高度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性科技公司,公司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以先进技术、精密制造和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智能设备技术解决方案,精诚合作引导科技前沿,共赢全球市场。
成立于1999年,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的高科技企业,已形成激光装备制造/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仿伪/传感器/信息追溯的产业格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钢铁冶金、船舶工业、通信网络等重要领域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科技”,股票代码000988)脱胎于中国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业务格局,产业基地近2000亩。自1999年成立以来完成了从校办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变,从多元化业务向相对多元化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变,成为“代表国家竞争力”参与全球竞争的一支劲旅。2021年3月,公司完成校企分离改制,实际控制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开启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新阶段。
公司以“创新联动美好世界”为使命,每年将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拥有20000多平米的研发、中试基地,在海外设有3个研发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防伪工程研究中心、敏感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纽带,公司牵头制定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等50余项,牵头制定中国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近年来,公司积极向智能制造领域探索,助力机械制造、铁路机车、汽车工业、消费电子、钢铁冶金、通信网络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掀开转型升级新篇章,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华工科技将以“参与构建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为目标,坚持“创新至上”,围绕“新基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工业数智化”开展协同创新,丰富产品链,完善产业链,深入拓展高层次市场,打造高素质人才集聚高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拉长创新长板,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为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创立于2003年,国内先进的芯片设计公司,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DDI显示芯片设计开发和销售业务,产品面向智能机、功能机、视频监控及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是国内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DDI显示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手机移动终端及非手机类电子产品。
公司设计、开发、销售高性能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可采集光学图像并转换成数字图像输出信号。公司的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穿戴、移动支付、平板、笔记本、摄像机以及汽车电子等产品领域。
公司也设计、开发、销售DDI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可驱动显示面板将图像数据显示于屏幕上。主要应用在手机、智能穿戴及其它需要显示图像的电子设备上。
创新的研发与设计能力、不断壮大的客户群体、有效的运营以及多年的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是公司的核心实力。伴随着智能手机日臻成熟的发展,消费者会不断追求更高性能的拍照及显示体验。未来十年,格科微将继续为照相及显示模块提供更有创新和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
成立于1997年,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绿色电源芯片技术/MEMS传感器技术/LED照明和屏显技术/高压智能功率模块技术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460)坐落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总部在中国杭州,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得益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士兰微电子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IDM)的企业之一,其技术水平、营业规模、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在国内同行中均名列前茅。
士兰微电子建在杭州钱塘新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目前实际月产出达到22万片,公司8英寸生产线于2015年开工建设,2017年投产,成为国内拥有8英寸生产线的IDM产品公司,2020年实际月产能达到5~6万片。2018年,公司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生产线及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在厦门开工建设。2020年,士兰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正式投产,士兰12英寸芯片生产线开始试产。
公司的技术与产品涵盖了消费类产品的众多领域,在多个技术领域保持了国内领先的地位,如绿色电源芯片技术、MEMS传感器技术、LED照明和屏显技术、高压智能功率模块技术、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等。同时利用公司在多个芯片设计领域的积累,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芯片产品系列和系统性的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目前的产品和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基于士兰芯片生产线高压、高功率、特殊工艺的集成电路、功率模块(IPM/PIM)、功率器件及(各类MCU/专用IC组成的)功率半导体方案;
MEMS传感器产品、数字音视频和智能语音产品、通用ASIC电路;
光电产品及LED芯片制造和封装(含内外彩屏和LED照明)。
士兰微电子注重研发的投入和技术的积累,现已拥有国内一流的设计研发团队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人员近400人,芯片工艺、封装技术、测试技术研发队伍等超过2000人,研发队伍中拥有博士、硕士超过400人。
士兰微电子秉承“诚信、忍耐、探索、热情”的核心理念,以不断发展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为依托,抓住当前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设计与制造并举,强化投入,持续提升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品、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的技术能力,扩大产业基础,为成就国内主要的、综合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企业而努力,并向国际知名品牌的集成电路企业迈进!
华润集团旗下,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领域,集微电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企业,在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旗下负责微电子业务投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始终以振兴民族微电子产业为己任,曾先后整合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中航微电子等中国半导体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公司产品设计自主、制造过程可控,在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领域均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
公司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领域,为客户提供系列化的半导体产品与服务。未来,公司将围绕自身的核心优势、提升核心技术及结合内外部资源,不断推动企业发展,进一步向综合一体化的产品公司转型,成为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与方案供应商。
成立于199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从事航天电子专业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业务涉及无人装备、物联网、惯性导航、遥测遥控、集成电路、机电组件、电线电缆等七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军民用无人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遥感信息系统等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电子)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专业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79)。
航天电子立足航天军工,服务国民经济,主要从事军用电子专用产品、电线电缆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业务涉及无人装备、物联网、惯性导航、遥测遥控、集成电路、机电组件、电线电缆等七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军民用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遥感信息系统、卫星应用等系统级产品;军民用惯性导航产品、卫星导航产品、遥测遥控设备、精确制导与电子对抗设备、计算机技术及软硬件等专业设备;军民用集成电路、传感器、继电器、电连接器、微波器件、精密机电产品;民用电线电缆及军用特种电缆等产品;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农业等系统解决方案。
航天电子现有19家子公司,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依托单位,拥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多项,具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一系列专业资质。
航天电子成立以来,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走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为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军工领域和汽车、化工、石油等民用领域提供了大量优质产品和服务,在为军工型号装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同时,用航天电子专业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创立于1998年,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和仪器制造商,以物联网产业为中心,结合传感器、智能终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为智慧城市、安全生产、环保、民生健康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汉威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07)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较大的气体传感器和仪器制造商,也是领先的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汉威以物联网产业为中心,结合传感器、智能终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打造汉威云和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汉威集团致力于为智慧城市、安全生产、环保、民生健康提供完美解决方案,让万物智能,不断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新价值。
汉威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电力、制药、食品、医疗卫生、农业、燃气、给排水、供热、市政工程、家居安防卫生、公共领域等20多个领域、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生物科学、航空航天、军事、反恐、交通安全管理。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920103089.9 | 铂铑热电偶 |
2 | CN201310118483.0 | 自动化代码规则检查平台 |
3 | CN200910075479.4 | 半导体激光器用新型氮化铝陶瓷载体倾斜端面制作方法 |
4 | CN201210201330.8 | 单脉冲天线角度模拟跟踪方法 |
5 | CN201630303709.9 | 系留无人机机载电源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8961-2020 | 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 | 2020-04-29 | 2020-04-29 |
GB/T 38962-2020 | 个人健康信息码 数据格式 | 2020-04-29 | 2020-04-29 |
GB/T 38963-2020 | 个人健康信息码 应用接口 | 2020-04-29 | 2020-04-29 |
YD/T 3972-2021 | 基于云计算技术IPv4-IPv6业务互通交换中心基础云平台测试方法 | 2021-12-02 | 2022-04-01 |
YD/T 3971-2021 |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Pv4-IPv6业务互通交换中心基础云平台技术要求 | 2021-12-02 | 2022-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120166907.7 | 振动电机 |
2 | CN201210065240.0 | 一种硅麦克风的灵敏度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
3 | CN200920260195.8 | 电容式麦克风 |
4 | CN200910107474.5 | 微型发声器 |
5 | CN201020191733.5 | 镜头驱动装置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620025405.5 | 汽车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
2 | CN201320347811.X | 一种应用于光模块告警及去告警门限的检测系统 |
3 | CN200820065203.9 | 衍射光栅组件 |
4 | CN201210573786.7 | 突发式光模块用浅沟栅状背光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
5 | CN200510137115.6 | 一种双卡防伪标识及其制作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410158196.7 | 复合器件及开关电源 |
2 | CN201220443274.4 |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3 | CN201010220903.2 | 频率抖动电路及频率抖动产生方法 |
4 | CN200510050258.3 | 增强学习型多功能遥控器学习和升级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
5 | CN201410184165.9 | 栅极驱动电路、功率开关电路以及栅极驱动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3773-2017 | 音视频设备红外线遥控编码规则 | 2017-05-31 | 2017-12-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392-2020 | 家用电器专用智能功率模块技术规范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39393-2020 | 家用电器专用智能控制单元技术规范 | 2020-11-19 | 2021-06-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8065-2019 | 航天器SpaceWire总线技术要求 | 2019-10-18 | 2020-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10454829.9 | 一种司法监控用酒精检测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2 | CN201130241163.6 | 气体探测器(家用) |
3 | CN201220534047.2 | 点型气体探测器 |
4 | CN201210276490.9 |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 |
5 | CN201210328575.7 | 目标气体计量表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9618.5120-2021 | 现场设备工具(FDT)接口规范 第5120部分:通用对象模型的通信实现 IEC 61784 CPF 2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29618.5110-2021 | 现场设备工具(FDT)接口规范 第5110部分:通用对象模型的通信实现 IEC 61784 CPF 1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836.2-2021 |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836.1-2021 |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836.4-2021 |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2021-10-11 | 2022-05-01 |
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方面,例如创新、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这些方面是品牌成功的关键。企业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建立品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方面,成功的品牌通常会将诚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体现在日常运营中的策略和实践中。当企业真正把这些价值观传递到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自然就可以赢得市场的青睐。
当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发生时,企业必须要紧密关注这些趋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企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潮流之巅,才能把握市场的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不断创新和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度。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