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于多维度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需求所编制的,从品质、口碑、市场份额等角度评估了品牌的综合实力,并覆盖了翻斗车行业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排行榜的发布,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权威、最专业的品牌分析和参考,帮助其了解市场趋势和选择最优质、最受欢迎的品牌。同时,排行榜的发布也反映出品牌的表现和市场竞争的现状,为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和信心。我们将继续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消费者以及品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服务。
翻斗车行业拥有众多品牌,如何选择一家有品质、信用与服务保障的品牌,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东风汽车、陕汽、瑞沃ROWOR、一汽解放、欧曼AUMAN、中国重汽CNHTC、上汽红岩、江淮汽车JAC、大运DAYUN、乘龙等品牌的成功,体现了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创新技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
表1:2023年翻斗车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东风汽车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省 |
2 | 陕汽 |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陕西省 |
3 | 瑞沃ROWOR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4 | 一汽解放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吉林省 |
5 | 欧曼AUMAN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6 | 中国重汽CNHTC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省 |
7 | 上汽红岩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8 | 江淮汽车JAC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9 | 大运DAYUN | 大运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10 | 乘龙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广西柳 |
成立于1969年,中央直管的大型汽车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以及汽车相关业务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车企业,总部位于武汉,现有总资产3256亿元,员工16万多名。东风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以及汽车相关业务。事业分布在武汉、十堰、襄阳、广州等国内20多个城市,在瑞典建有海外研发基地,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建有海外制造基地,在南美、东欧、西亚等区域建有海外营销平台,拥有法国PSA集团14%的股份,是PSA三大股东之一
东风公司于1969年创立于湖北省十堰市,前身是“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年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2005年成立控股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公司建设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积淀了厚重的科技与文化底蕴,构建起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风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致力于建设世界汽车科技强企。研发实力雄厚,目前已形成以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为主体、各子公司研发机构协同运作的复合开发体系,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乘用车形成多个整车平台和发动机平台,具备K&C试验、整车NVH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试验能力;商用车具备整车、发动机、车身开发和关键总成零部件的开发能力。
东风公司坚持自主发展,矢志不渝发展自主品牌。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已形成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东风启辰等多个子品牌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格局,产品涵盖轿车、SUV、MPV、CUV等各类车型,覆盖高级、中级、经济型等各个级别;商用车涵盖重、中、轻、微、特全系列;新能源汽车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个系列,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把握汽车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建立了车联网品牌WindLink,无人驾驶乘用车和商用车已分别达到了L3和L4水平。东风自主品牌销量跨越百万辆,创新出行服务模式,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东风出行”已上线运行。实施东风品牌战略,“品质、智慧、和悦”的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东风公司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改革开放40年来,东风公司紧抓改革开放重大机遇,构建起多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目前,在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领域建立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关系,与法国PSA、日本日产、日本本田、韩国现代起亚、瑞典沃尔沃、法国雷诺等国际汽车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市场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始建于1968年,国内重型军车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全系列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后市场服务,颇具影响力的商用车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总部位于陕西西安,前身是始建于1968年的陕西汽车制造厂。陕汽是我国重型军车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大型全系列商用车制造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环保转型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是我国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现有员工2.76万人,资产总额760亿。
陕汽下辖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参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整车、专用车、零部件和后市场四大板块,主要从事全系列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汽车后市场服务。
陕汽拥有企业技术中心、重卡新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备新能源商用车系统集成及核心零部件开发能力,拥有424项智能网联、新能源专利技术。先后承担了3个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拥有国内第一张重卡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目前高速公路智能重卡已实现量产,L4级自动驾驶在港口等场景实现示范运营。
陕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产品平台“德龙X6000”,自2020年成功上市以来,凭借国际一流的核心技术指标,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客户中形成了节油、安全、舒适的良好口碑,成为了中国商用车行业高品质的典范。
陕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了本地化工厂。设有40个海外办事处, 300余家一级经销商,39家配件中心库,160余家海外配件专营店, 380余家海外服务网点,产品远销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保持行业前列,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
陕汽是我国商用车行业服务型制造的领导者,坚持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关注客户经营全过程,创新开展了融资租赁、保险经纪、二手车置换、车联网数据服务(天行健)、TCO托管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业务,打造了国内大型的商用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放眼未来,陕汽将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与产业链成员一同构建共生共赢的新商用车产业生态圈,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
福田汽车旗下的工程自卸车业务,城乡工程用车知名品牌,产品涵盖工程车全系列产品,满足全目标市场需求
福田瑞沃是福田汽车旗下的工程自卸车业务,产品涵盖工程车全系列产品,满足全目标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累计赢得百万用户信赖,成为工程车市场领跑者。
百万用户,百万选择,福田瑞沃作为中国工程车领军品牌,自成立以来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福田瑞沃对用户的承诺,对品质的追求。福田瑞沃将“用户至上”的法则体现在产品之中,专注于将产品打造成为用户生活的伙伴,与用户携手在致富路上一同奋进。“创新”是福田瑞沃与生俱来的基因,对品质的执着是福田瑞沃人高级的智慧。
福田瑞沃从创新发展中一路走来,不断丰富产品资源,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满足用户多场景、多元化需求。无论农村基建、公路养护,还是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福田瑞沃作为城乡工程用车,在前行中开拓出一条致富之路。在时代征程中,福田瑞沃担起责任使命,以不变的信念带给人们如引擎般的美好生活,以百万用户的信赖推动国家工程建设。
一汽解放成立于2003年,一汽集团旗下,中重卡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品牌,以重型车为主,中型、重型、轻型发展并举的卡车制造企业,拥有牵引、载货、自卸、专用、新能源、轻卡、客车等产品系列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800)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8日,是中、重、轻型卡车及客车制造企业,整车年生产能力34.3万辆。 2021年,一汽解放共销售整车近44万辆。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设立20个职能部门、4个事业部(含10个直属厂)、1个产品线、2个专业厂、1个分公司、6个合资公司,分布在长春、大连、青岛、无锡、成都、柳州、佛山、苏州、南京、天津十个城市,形成了长春、青岛、成都、柳州、佛山五大整车基地,长春、无锡、大连三大总成基地,苏州、南京、天津三大新业态基地,奥地利、青岛、无锡、长春全球四大研发基地的产业布局。
2012年成立,福田汽车和戴姆勒合资成立生产的中重卡产品,包括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各类专用车等品种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18日正式成立,总投资99.506亿元人民币。福田戴姆勒汽车以用户为中心,引进欧洲卡车制造标准,以及戴姆勒领先的卡车研发生产技术,打造全新一代高品质重卡。
福田戴姆勒汽车建成全球数字化超级卡车工厂,拥有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形成了领先行业的全价值链经营体系,目前已拥有90多万用户,800多家经销商,3400多家服务站,2000多家配件店,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国。
产品涵盖欧曼ETX、欧曼GTL、欧曼EST、欧曼EST-A四大系列,包括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各类专用车等200多个品种。
中国重汽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年,国内大型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专用车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总成和汽车零部件,拥有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年,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1960年,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1983年,成功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是国内较早全面引进国外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企业。“斯太尔”一度成为我国重型卡车的代名词。
目前,中国重汽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专用车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总成和汽车零部件,拥有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是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重卡企业。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22个境外KD生产工厂,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各级经销商近300家,服务及配件网点近500个。
中国重汽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战略定位,确立了从技术引进向自主正向开发的战略转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拥有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动机、整车、部件振动、强度测试等设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隶属于上汽集团旗下,专注于重型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销售的企业,较早引进欧洲整车技术的重卡制造企业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由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
2006年9月18日,在中意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股东方正式签署《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与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型汽车战略合作协议》;2007年6月15日,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揭开了合资公司新的发展篇章。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在承继了红岩汽车40多年专业研发、制造基础上,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意大利依维柯重型汽车技术。按照“双品牌”战略,研发、制造三个平台的产品满足国际、国内市场,使整个产品体系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江汽集团是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厂商,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4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致力打造一个“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综合性汽车服务平台。现为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企业500强,是荣获我国工业领域中国工业大奖的综合型汽车集团。
公司现有主导产品: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等核心零部件。拥有“思皓”、“瑞风”、“JAC”等知名品牌。
江汽集团拥有一支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坚持“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网联、舒适”的关键技术研发路线,是国内较早专利过万的车企。共10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6DCT自动变速箱,实现TCU上层软件开发完全自主,打破国际垄断。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江汽集团通过十四年九代技术、四代产品迭代,产品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累计示范推广超19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突破61亿公里,单车最高运行里程36万公里,在私人领域累计推广规模名列前茅。
在电池热管理技术、本质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江汽集团实现重要的六项核心技术突破。蜂窝电池率先通过新国标热失控安全测试;液冷恒温技术,让电池始终处于最佳温度区间,保障电池安全且电池寿命长达百万公里。
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蔚来汽车等知名企业分别建有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号工程”,通过与大众战略合作,打开研发、营销和制造国际化水准能力建设通道;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的世界级智造工厂,采用“互联网+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焊装整体自动化率高达97.5%,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江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江汽集团成功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汽车工业集团——Allur集团,成为江汽集团开发关税同盟市场和中亚市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起点;截至2020年,累计出口近70万辆,出口市场覆盖7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量占江汽集团总出口量的80%以上。
秉承“创造美好车生活”的品牌愿景,江汽集团以“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交通解决方案和驾乘体验,推动世界持续进步”为使命,在“务实稳健 学习创新 勇于抗争 开放协同 客户中心 全向沟通”的价值观指引下,“实·现未来”。
创建于1987年,集汽车、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设等为一体,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大运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山西通达(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位于山西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汽车、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设等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现有员工12000多人,总资产200亿元,旗下拥有运城、成都、十堰、广州四个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年产摩托车40多种型号、200多个品种、150余万辆,年产摩托车发动机200余万台,年产三轮摩托车30多个品种、30万余辆。
2004年以来,集团在“布局南北、挺进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规划指导下,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力进军商用汽车领域。在山西运城投资建设的大运重卡项目于2009年10月正式投产,成为中国民营重卡企业的领军代表。2009年3月,集团组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7月,集团成立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三地优势互补的卡车产业布局。
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制定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战略部署,先后开发了燃油类、燃气类、氢能源卡车及新能源卡车、客车、乘用车等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品链,在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大运集团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持续实现着新的跨越,集团现已获得各种授权专利1600余项,国内外注册商标417件。
站在新的起点上,大运集团始终坚持“建立具有敦厚理念及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成为对社会贡献有成就的企业”的发展目标,以振兴民族汽摩工业为己任,立志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实现“驰骋世界、运行天下”的伟业。
成立于1991年,东风柳州汽车旗下的知名商用车品牌,产品涵盖牵引、载货、自卸、专用等中重卡市场,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适合的车型配置、技术应用与服务
“乘龙”汽车,是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品牌,其前身为东风柳汽于1969年研制并生产的广西第一辆汽车——“柳江”牌载货汽车。“乘龙”汽车品牌正式创立于1991年,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用户的支持和信赖商用车品牌。凭借一颗执着的匠心,依托东风柳汽深厚的历史底蕴,乘龙汽车不断推陈出新,在国内汽车制造多项领域首开先河。
发展至今,商用车板块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产品系列,”乘龙”汽车覆盖牵引、载货、自卸、专用等中重卡市场,并根据细分市场状况,为各行业用车客户量身定制适合的车型配置、技术应用与服务。产品在配货物流、快递、危化、冷链、港口、环卫、基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具有安全、可靠、省油、高效、舒适等突出特性。
“乘龙汽车”以品质塑造品牌,以责任赢得信任,获得了广泛的信赖与支持,也取得了无数荣誉。未来,乘龙汽车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精品,创造名牌,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产品与服务”为企业使命,推出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与您携手共创更辉煌的未来。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510828345.0 | 一种多车型车身混线成型工位夹具存储切换机构 |
2 | ZL201930163703.X | 轿车(L) |
3 | ZL201110061893.7 | 基于复合承载式底板的桁架骨架薄壳结构的车体 |
4 | ZL201430071027.0 | 乘用车 |
5 | ZL201630134201.0 | 军车整车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4551-2021 |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40429-2021 |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 2021-08-20 | 2022-03-01 |
GB/T 39901-2021 | 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1-03-09 | 2021-10-01 |
GB/T 18386.1-2021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 | 2021-03-09 | 2021-10-01 |
GB 19578-2021 |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 2021-02-20 | 2021-07-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200910241790.1 |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装置以及汽车电子稳定系统 |
2 | ZL201010262152.0 |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挡位及转矩分配控制方法 |
3 | ZL201130125345.7 | 汽车 |
4 | ZL201210568647.5 | 一种用于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5 | ZL200910086764.6 | 保护驾驶员腹部的方向盘及配备该方向盘的商用车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4551-2021 |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39037.1-2021 | 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27840-2021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2678-2021 |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9754-2021 |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200630101181.3 | 轿车 |
2 | ZL201010582988.9 | 重型柴油机用双唇口燃烧室 |
3 | ZL201010513101.0 | 气动式单尿素箱全放气清空管路SCR尿素系统 |
4 | 02144747.0 | 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
5 | CN200820072387.1 | 新型铸造吊环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711.4-2021 | 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2678-2021 |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8775.7-2021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车辆端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711.2-2021 | 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5909-2021 | 商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200910241790.1 |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装置以及汽车电子稳定系统 |
2 | ZL201010262152.0 |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挡位及转矩分配控制方法 |
3 | ZL201130125345.7 | 汽车 |
4 | ZL201210568647.5 | 一种用于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5 | ZL200910086764.6 | 保护驾驶员腹部的方向盘及配备该方向盘的商用车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4551-2021 |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39037.1-2021 | 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27840-2021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2678-2021 |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9754-2021 |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03111726.0 | 一种中厚钢板冲压汽车桥壳的焊接工艺 |
2 | CN200410024529.3 | 一种汽车提升桥平衡轴支座的加工方法 |
3 | CN200310105558.8 | 一种加工盲孔的工艺方法 |
4 | CN201030143648.7 | 桶标 |
5 | CN03111931.X | 一种提高重型汽车半轴的强韧性和硬化层深度的工艺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037.1-2021 | 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27840-2021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9754-2021 |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121-2021 | 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残余应力符号表示法 | 2021-05-21 | 2021-09-01 |
GB 40164-2021 | 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1-04-30 | 2022-01-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0910199960.4 | 一种车用离合器动力耦合同步器换挡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2 | ZL201630118019.6 | 汽车 |
3 | ZL201730012332.6 | SUV车整车(D90) |
4 | ZL201030214933.3 | 汽车(Z) |
5 | CN201310276062.0 | 用于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辆的制动灯开关信号一致性校验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4551-2021 |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40578-2021 |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25-2021 |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5334-2021 | 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494-2021 | 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 | 2021-08-20 | 2022-03-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410198669.6 | 一种汽车语音指令采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
2 | CN201410371317.6 | 一种固定在地毯上的电池维修盖饰板 |
3 | CN201310117029.3 | 一种惰齿轮垫块 |
4 | CN201420288842.7 |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垫片 |
5 | CN201410525918.8 | 扭转梁安装支架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4551-2021 |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1437.1-2021 |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规定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8-2021 | 方头螺栓 C级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8577-2021 |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 2021-11-26 | 2022-06-01 |
GB/T 39037.1-2021 | 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530206449.9 | 驾驶室(T7)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037.1-2021 | 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27840-2021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2678-2021 |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9754-2021 |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25-2021 |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方面,例如创新、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这些方面是品牌成功的关键。企业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建立品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方面,成功的品牌通常会将诚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体现在日常运营中的策略和实践中。当企业真正把这些价值观传递到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自然就可以赢得市场的青睐。
当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发生时,企业必须要紧密关注这些趋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企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潮流之巅,才能把握市场的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不断创新和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度。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