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品牌排行榜 车辆 内容详情
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
 燃料电池汽车 2023-05-08 03:00:17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于多维度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需求所编制的,从品质、口碑、市场份额等角度评估了品牌的综合实力,并覆盖了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排行榜的发布,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权威、最专业的品牌分析和参考,帮助其了解市场趋势和选择最优质、最受欢迎的品牌。同时,排行榜的发布也反映出品牌的表现和市场竞争的现状,为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和信心。我们将继续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消费者以及品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服务。

一、品牌排行

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拥有众多品牌,如何选择一家有品质、信用与服务保障的品牌,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宇通客车、福田欧辉AUV、海格客车Higer、开沃Skywell、中通客车、东风汽车、远程汽车、飞驰客车、上汽大通MAXUS、大运DAYUN等品牌的成功,体现了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创新技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

表1: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称企业名称省份/地址
1宇通客车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
2福田欧辉AUV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3海格客车Higer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
4开沃Skywell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
5中通客车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
6东风汽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
7远程汽车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
8飞驰客车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
9上汽大通MAXUS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10大运DAYUN大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

二、品牌简介

(一)宇通客车

始于1963年,集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以客车/卡车/环卫装备及工程机械为主业的商用车企业集团,主要有公交客车/客运客车/旅游客车/企事业通勤客车/校车等产品

宇通集团是以客车、卡车、环卫装备及工程机械为主业的商用车企业集团,集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集团核心业务宇通客车(SH.600066)产品主要服务于公交、客运、旅游 、团体、校车及专用出行等细分市场。截至2020年底,宇通累计出口客车超70000辆,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140000辆,大中型客车连续多年畅销全球。

宇通已实现全球布局,产品批量远销至全球四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覆盖欧洲、美洲、非洲、亚太、中东、独联体等六大区域,成为世界主流客车供应商,累计出口超70000辆。

(二)福田欧辉AUV

福田汽车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较早实现新能源客车商业化运营的客车企业,拥有整车控制集成技术、智能安全技术、节能技术、试制试验技术等领先的新能源核心技术,拥有7个整车平台和339个产品资源,产品覆盖为6—18米的客车、清洁能源客车及其它专用车产品

福田欧辉客车系福田汽车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较早致力于新能源客车研发,较早实现新能源客车商业化运营的客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产品性能及运营解决方案等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是中国客车行业成长较快的客车企业,也是绿色客车领军企业。

福田欧辉以同步全球领先核心动力科技创造中高端品质大中型客车产品,涵盖从研发、制造、配件、物流、售后及金融服务等全价值链。领先科技成就卓越的产品性能,福田欧辉客车拥有整车控制集成技术、智能安全技术、节能技术、试制试验技术等领先的新能源核心技术;自主研发e-AIR智能循环系统、4D防护技术、电控制动装置技术等10余项创新成果;完成燃料电池、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多项国家863研究项目。福田欧辉客车拥有7个整车平台和339个产品资源,产品覆盖为6—18米的城市客车、8—12米的城间客车和新能源客车、清洁能源客车、专用校车、其它专用车产品(医疗车、架线车)。福田欧辉新能源客车集安全可靠、经济环保、高端品质于一身。以优质的产品为安全出行及城市公共交通提供全方位保障,为促进交通装备升级提供强大助力!

作为一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福田欧辉新能源客车肩担道义,果断亮剑;在行业内首创智蓝新能源一体化运营解决方案并率先提出全天候新能源客车理念,为用户提供智慧运营解决之道,强势驱动城市“绿色公交”全新里程。目前新能源客车已广泛推广至北京、山东、天津、河北、湖南、贵州、广东、台湾等地,并远销海外市场。在极寒、极热地区的批量化运营中表现卓越,得到用户好评。为全天候智慧运营及方绿色时尚出行提供解决方案,并为推动中国客车技术及公共出行民生工程的提升做出贡献!

福田欧辉作为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得天时、乘地利、创人和,未来,福田欧辉将继续辉心怀梦想,创领新能源客车的绿色腾飞!

(三)海格客车Higer

成立于1998年,知名客车品牌,金龙汽车集团旗下,专注于客车的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客运、旅游、公交和团体用车领域,拥有客车/小车/房车/新能源客车/轻型客车/专用客车等,产品畅销国外多地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底,人们简称“苏州金龙”。建成7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客车制造基地,年销售额超越百亿,海格客车驰骋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公司现拥有总资产66亿元,员工4000余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100多人,具有年产25000台大中轻型客车等整车及底盘的能力,下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新型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高速客车研发中心、苏州市海格新能源客车研究院、园区现代化客车生产基地。苏州金龙获得TS16949、3C认证,拥有50多类300多个品种,海格E系、H系、A系、V系、W系、B系、星系客车及轻型车等产品,覆盖商务、客运、旅游、公交、校车和团体用车领域。海格客车不仅畅销国内,还驰行东南亚、中东、非洲、俄罗斯、东欧、美洲等地。

展望未来,苏州金龙提出“从国内优秀走向国际优秀”的战略,以在客车领域做大做强的经营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信息化助推国际化,应对国际国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秉承"行稳致远,走向深蓝"的品牌发展理念,在客车行业研发并推出“G-BOS智慧运营系统”,实现从客车制造商向客车运营管理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转变,以打造“安全、舒适、高性价比”的智慧客车为己任,成为我国智慧安全客车的引导者,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为员工营造施展才华和提升发展的舞台空间,真正实现“让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

(四)开沃Skywell

成立于2000年,集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生产基地位于南京溧水空港开发区,主要生产4米-18米新能源轻型车、中巴、大巴、公交等

南京金龙——是一家集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布局全国分别在深圳、武汉、西安、呼和浩特、徐州、渭南、威海建立生产基地。公司产品涵盖4-18米全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涉及公交、旅游、通勤、物流、专用车等领域。2017年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商乘并举。

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客车销量分别为1890台和8796台,2016年和2017年纯电动客车销量分别为7921台和10633台,2018年纯电动客车销量8524台,2019年纯电动客车销量9542台。

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外合作,开沃已累计申请专利939项,其中发明专利285项;获得专利授权625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五)中通客车

成立于1958年,国内较早专门生产客车的大型企业,致力于客车安全、节能以及新能源技术研究,产品涵盖公路客车/公交/旅游/团体/高端商务/校车/物流车/特种车等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1971年开始正式专业生产客车,2000年于深圳成功上市,是国内较早的客车生产企业和客车上市企业之一。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120亿元,员工5000余人,厂区面积达934000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2000台(套),拥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具有年产3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生产能力。2018年,中通客车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迈上了新的平台。

至今,中通累计推广客车27万余辆,其中新能源客车7万余辆,畅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通客车产销和发展规模稳居国内客车行业前列梯队地位,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中通客车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已成为全球客车行业代表品牌之一。

多年来,中通客车依托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多个创新平台,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致力于客车安全、节能及新能源客车技术研究,现已获得授权专利400余项,参与制定了数十项国家标准,承担国家"863"课题、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项目19项,推动了行业进步。

中通客车坚持客户导向,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公司产品种类涵盖了6-18米公路客车、公交、旅游、团体、高端商务、校车、物流车、特种车等各个细分市场共16大系列260余个品种,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中新能源客车产品和氢燃料客车产品市场占有率前沿,取得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六)东风汽车

成立于1969年,中央直管的大型汽车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以及汽车相关业务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车企业,总部位于武汉,现有总资产3256亿元,员工16万多名。东风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以及汽车相关业务。事业分布在武汉、十堰、襄阳、广州等国内20多个城市,在瑞典建有海外研发基地,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建有海外制造基地,在南美、东欧、西亚等区域建有海外营销平台,拥有法国PSA集团14%的股份,是PSA三大股东之一

东风公司于1969年创立于湖北省十堰市,前身是“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年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2005年成立控股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公司建设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积淀了厚重的科技与文化底蕴,构建起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风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致力于建设世界汽车科技强企。研发实力雄厚,目前已形成以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为主体、各子公司研发机构协同运作的复合开发体系,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乘用车形成多个整车平台和发动机平台,具备K&C试验、整车NVH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试验能力;商用车具备整车、发动机、车身开发和关键总成零部件的开发能力。

东风公司坚持自主发展,矢志不渝发展自主品牌。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已形成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东风启辰等多个子品牌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格局,产品涵盖轿车、SUV、MPV、CUV等各类车型,覆盖高级、中级、经济型等各个级别;商用车涵盖重、中、轻、微、特全系列;新能源汽车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个系列,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把握汽车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建立了车联网品牌WindLink,无人驾驶乘用车和商用车已分别达到了L3和L4水平。东风自主品牌销量跨越百万辆,创新出行服务模式,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东风出行”已上线运行。实施东风品牌战略,“品质、智慧、和悦”的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东风公司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改革开放40年来,东风公司紧抓改革开放重大机遇,构建起多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目前,在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领域建立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关系,与法国PSA、日本日产、日本本田、韩国现代起亚、瑞典沃尔沃、法国雷诺等国际汽车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市场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远程汽车

远程汽车是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品牌,于2016年推出,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等商用车全系场景

吉利商用车集团于2014年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推出专注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历经七年发展,远程汽车形成以纯电驱动和增程式电驱动的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技术路线、以液氢能源甲醇动力与采用换电技术的纯电驱动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技术路线的两大核心技术路线。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等商用车全系场景。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中央研究院深厚的技术积累,远程汽车建立了国内较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汇聚国内外近2000名研发工程师。定位智慧绿色运力科技综合服务商,远程汽车以“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为品牌愿景,围绕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商用车,整合智慧绿色运力平台和绿色能源补给网,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推动实现中国零碳陆运。

(八)飞驰客车

始建于1971年,华南地区具规模的新能源客车和氢燃料电池客车生产基地,以研发、生产、销售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客车/新能源客车及新能源货车为主业

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飞驰科技)始建于1971年,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多年来,以研发、生产、销售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客车、新能源客车及新能源货车为主业,是列入国家公告目录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厂家,在港澳台以及华南地区享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1971年佛山市飞驰汽车制修厂成立;1998年迈进了开发制造客车的时代;1999年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2001年更名为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15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量产的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2016年10月,将生产基地从佛山市转移至云浮市云城区思劳氢能产业园。新生产基地占地350亩,总投资20亿元,在这里,飞驰科技拥有了全铝车身制造、车身合装、侧蒙皮辊压涨拉、底盘制造、总装、车身电泳等先进的客车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流水线生产车间和研发实验室,成为华南地区较具规模的新能源客车和氢燃料电池客车生产基地。

2018年美锦能源控股飞驰科技;2019年氢燃料汽车大批量商业化;2019年4月通过工信部审核,获得客车整车生产资质;2020年1月成功研发氢燃料电池牵引车;2020年9月通过国家工信部燃料电池货车整车生产资质工厂验收;2021年1月为进一步突出公司的产业特点,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扩大公司及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经工商管理局核准,正式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飞驰科技拥有全铝车身制造、车身合装,侧皮压涨拉、底盘制造,总装,车身电泳等先进的客车生产设备及完善的流水线生产车间以及研发实验室,可年产新能源客车达到5000台,为华南地区具规模的新能源客车和氢燃料电池客车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员工50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100多人,技术力量雄厚,客车系统概念设计、系统工程设计、零部件需求定义、开发实施、零部件测试、动力系统验证和整车系统验证等技术,形成了动力系统设计与验证、网络通讯、整车控制器等开发能力,并备整车标定、控制器诊断标定能力。同时,公司与国内外多家氢燃料电池技木企业、研究机构保持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飞驰科技始终致力于创新和发展,不断完善产品和工艺技木,自主开发出一系列技术先进、适合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飞驰科技对外公布的氢能主流产品突破了客车的范围,在8.6米、11米、12米城市客车之外,还有12T、18T物流车,还有4.5T、18T冷藏车,31T自卸车及49T牵引车。

飞驰科技严格按照国家汽车质量要求生产各类客车和货车,从研发到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都拥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飞驰科技始终坚持“精品立企、诚信兴业”的经营理念,产品出口到香港、以色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飞驰科技作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建设新能源汽车维保中心(站)和特约维修服务站等形式,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专门的售后技术团队、完善的售后培训体系、大数据化的售后监控平台,为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售后服务保障。目前公司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团队40多人,均为汽车维保人员并且通过氢能和电气相关知识的培训,能够独立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问题。

(九)上汽大通MAXUS

上汽集团旗下的国际汽车品牌,产品包括MPV、SUV、房车、宽体轻客、皮卡等乘商并举的产品组合和各类轻、中型货车以及各类特种改装车,曾多次服务于青年奥林匹克、APEC、G20等国际级会议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大通”),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下设无锡分公司、南京分公司、上汽大通房车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申联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包括“上汽大通MAXUS”品牌的MPV、SUV、房车,宽体轻客、皮卡等乘商并举的产品组合和“上汽跃进”品牌的各类轻、中型货车以及各类特种改装车。公司在中国无锡、南京和溧阳拥有三个生产基地,无锡基地主要生产“上汽大通MAXUS”品牌产品,产能为20万台/年;南京基地主要生产“上汽跃进”轻中型货车,产能为10万辆/年;溧阳基地为上汽大通MAXUS的房车专业工厂,产能超过2.5万辆;同时在马来西亚、泰国设立制造基地。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国际汽车品牌,上汽大通MAXUS销量持续快速增长,产品以国宾品质,多次服务于青年奥林匹克、APEC、G20等国际级会议。海外市场方面,产品覆盖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

上汽大通坚持“科技、信赖、进取”的品牌核心价值,在汽车行业中开创了C2B业务模式,通过与用户在整条价值链上进行实时、在线的透明互联,开展个性化产品定制、智能化制造等,通过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变革,致力于成为“用户驱动、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品和生活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十)大运DAYUN

创建于1987年,集汽车、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设等为一体,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大运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山西通达(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位于山西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汽车、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设等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现有员工12000多人,总资产200亿元,旗下拥有运城、成都、十堰、广州四个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年产摩托车40多种型号、200多个品种、150余万辆,年产摩托车发动机200余万台,年产三轮摩托车30多个品种、30万余辆。

2004年以来,集团在“布局南北、挺进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规划指导下,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力进军商用汽车领域。在山西运城投资建设的大运重卡项目于2009年10月正式投产,成为中国民营重卡企业的领军代表。2009年3月,集团组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7月,集团成立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三地优势互补的卡车产业布局。

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制定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战略部署,先后开发了燃油类、燃气类、氢能源卡车及新能源卡车、客车、乘用车等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品链,在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大运集团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持续实现着新的跨越,集团现已获得各种授权专利1600余项,国内外注册商标417件。

站在新的起点上,大运集团始终坚持“建立具有敦厚理念及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成为对社会贡献有成就的企业”的发展目标,以振兴民族汽摩工业为己任,立志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实现“驰骋世界、运行天下”的伟业。

三、品牌优势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二)福田欧辉AUV

表2: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200910241790.1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装置以及汽车电子稳定系统
2ZL201010262152.0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挡位及转矩分配控制方法
3ZL201130125345.7汽车
4ZL201210568647.5一种用于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5ZL200910086764.6保护驾驶员腹部的方向盘及配备该方向盘的商用车

表3: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2021-12-312022-07-01
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05-01
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三)海格客车Higer

表4: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1630164425.6旅游专线客车(KLQ6129)
2ZL2019303189930景区车(KLQ6827)
3CN201620786087.4一种通用空滤器、消声器固定支架
4CN201420408115.X一种基于客车联合制动系统的制动稳定性控制装置
5CN200920275982.X客车横向稳定杆固定结构

表5: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38186-2019商用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19-10-182020-05-01
GB 38262-2019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2019-10-142020-07-01
GB 13094-201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2017-10-142018-01-01
GB/T 34598-2017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 技术条件2017-10-142018-05-01
GB 24315-2009校车标识2009-09-302010-01-01

(四)开沃Skywell

表6: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420567050.3一种顶棚安装组件
2CN201410642477.X一种液化天然气仓结构
3CN201430273761.5汽车前保险杆
4CN201420614895.3一种动力电池固定装置
5CN201430265225.0旅游车(6750)

(五)中通客车

表7: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210309081.4客车应急阀门开事故报警控制器
2CN201010230704.X一种可调式工位转序车
3CN201110307723.2一种支撑轴轴荷控制系统
4CN201520592341.2车辆雨刷控制器
5CN201420117199.1一种连接汽车侧窗玻璃和侧进气口装饰件的连接机构

(六)东风汽车

表8: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1510828345.0一种多车型车身混线成型工位夹具存储切换机构
2ZL201930163703.X轿车(L)
3ZL201110061893.7基于复合承载式底板的桁架骨架薄壳结构的车体
4ZL201430071027.0乘用车
5ZL201630134201.0军车整车

表9: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2021-12-312022-07-01
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2021-08-202022-03-01
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03-092021-10-01
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2021-03-092021-10-01
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02-202021-07-01

(七)远程汽车

表10: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420241224.7虎钳式快插气管接头实用工装
2CN201420211686.4增压器专用机油冷却器与滤清器
3CN200920078640.9车用压缩天然气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4CN201320557118.5LNG轻型载货汽车燃料供给系统
5CN200920078422.5天然气发动机活塞

(九)上汽大通MAXUS

表11: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0910199960.4一种车用离合器动力耦合同步器换挡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2ZL201630118019.6汽车
3ZL201730012332.6SUV车整车(D90)
4ZL201030214933.3汽车(Z)
5CN201310276062.0用于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辆的制动灯开关信号一致性校验方法

表12: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2021-12-312022-07-01
GB/T 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5334-2021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494-2021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2021-08-202022-03-01

四、结论与建议

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方面,例如创新、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这些方面是品牌成功的关键。企业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建立品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方面,成功的品牌通常会将诚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体现在日常运营中的策略和实践中。当企业真正把这些价值观传递到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自然就可以赢得市场的青睐。

当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发生时,企业必须要紧密关注这些趋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企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潮流之巅,才能把握市场的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不断创新和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度。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