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于多维度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需求所编制的,从品质、口碑、市场份额等角度评估了品牌的综合实力,并覆盖了电视行业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排行榜的发布,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权威、最专业的品牌分析和参考,帮助其了解市场趋势和选择最优质、最受欢迎的品牌。同时,排行榜的发布也反映出品牌的表现和市场竞争的现状,为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和信心。我们将继续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消费者以及品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服务。
电视行业拥有众多品牌,如何选择一家有品质、信用与服务保障的品牌,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SONY索尼、SAMSUNG三星、海信Hisense、TCL、创维SKYWORTH、小米XIAOMI、华为HUAWEI、LG电子、长虹Changhong、康佳KONKA等品牌的成功,体现了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创新技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
表1:2023年电视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SONY索尼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 | SAMSUNG三星 |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 | 海信Hisense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4 | TCL | 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5 | 创维SKYWORTH |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6 | 小米XIAOMI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 |
7 | 华为HUAWEI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8 | LG电子 | 乐金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9 | 长虹Changhong |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省 |
10 | 康佳KONKA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索尼始于1946年日本,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集团,为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于1978年进入中国,以索尼“随身听”等产品风靡全国而家喻户晓,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包括彩电、笔记本电脑、音响、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
1946年,东京津工株式会社(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集团公司的前身),起初只是一家仅拥有19万日元资本,20几名员工的小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先生表示,成立公司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自由阔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通过优秀的技术为日本文化做出贡献。”象征着索尼“做从前从未做过的事”的挑战精神,公司不断推出众多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创新产品。
技术的索尼和世界的索尼
索尼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在日本,索尼是向跨国化发展的企业中的厂家。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称之为"索尼的神话"。
索尼着高超的"技术力量",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具有能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的能力:1950年生产了录音机,1954年生产了半导体收音机,1962年生产了小型电视机,1968年生产了彩色电视机(单电子枪式的显像管),还开发了高密度录像方法等划时代的新商品,供应市场。80年代,开发了以立体音响录像产业为核心的数字式手表等技术。
索尼中国
索尼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设立了统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三星电子是韩国三星集团旗下消费类电子部门,成立于1969年,2006年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的佼佼者,以前沿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巩固了其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地位,在动态存储器、静态存储器、CDMA手机、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彩色电视机等产品中保持着世界市场占有率前列的位置
三星电子的故事始于1969年三星成立之时,三星自诞生起就怀抱远大理想,即帮助人们实现不可能完成的梦想。历经 50 多年的磨砺和发展,我们不断创新,创造出突破过去与迈向未来的技术,帮助人们实现他们未曾经完成的事情。我们始终坚持自己“以人为本”的宗旨,并将人们的关切点作为一切创意的核心。
三星电子不断重塑未来,探索未知领域,发掘自身潜能,致力于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过上更幸福、更健康的生活。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探索,三星电子正不断扩展消费类电子部门旗下的产品。自2006年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的佼佼者,三星电子以前沿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巩固了在液晶电视和显示器市场的地位。在数字家电业务方面,我们通过推出创新型产品和差异化设计,使三星在高端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
技术创新是三星电子实现持续发展并获得优秀业绩的重要原因。在智能手机技术的推动下,三星移动设备的年销售量超过4亿台,其中电信设备和解决方案为4G时代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动力。三星的数字成像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它不仅能够记录下精彩时刻,更便于人们实时共享美好记忆。
三星电子通过高超的技术和集约化优势,不断扩大其在存储领域中的业务,这正是企业振奋人心的光辉前景。不断在强化高收益、差异化产品,同时更专注于新一代产品的开发。在对AP和CIS传感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的系统LSI业务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和集约化的成本优势,使我们能够更快地推出新一代产品。
三星电子致力于通过Galaxy Z 、 BESPOKE缤色铂格冰箱和Samsung Lifestyle系列电视等核心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为世界带来更多创造力。将继续突破研发界限,为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体验。
海信成立于1969年,国内知名白色家电品牌,涉足家电、通讯、信息、房地产等领域的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 TV)、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与Vidda等品牌
海信成立于1969年。拥有海信视像(600060)、海信家电(000921)和三电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深圳、香港、东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 TV)、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与Vidda等多个品牌。2021年,海信全年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32%;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
海信总部位于中国青岛。53年来,海信坚持“诚实正直、务实创新、用户至上、永续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和“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业务涵盖多媒体、家电、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以彩电为核心的B2C产业,海信始终处在全球行业前列;在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新动能B2B产业,海信也占据了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位置。家电板块与科技板块相得益彰,海信正在实现由 “家电公司”向“高科技公司”的华丽转身。
多年来,海信始终以显示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在视像产业生态链纵深布局,打通了从底层技术、终端设备、场景应用、云端支撑到内容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ULED动态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激光显示技术上世界领先,同时深耕芯片技术,在8K超高清显示画质处理芯片、电视SoC芯片、AI芯片方面不断突破。2021年,海信系电视全渠道整体额占有率稳居前列。海信聚好看服务全球家庭突破8000万,有效延伸了传统制造业的用户运营。
做精做久,以稳致远。海信持续将产品向高端转型,产业链向高技术延伸,产业架构向高科技转移,持续打造高质量好产品。海信宽带是全球领先光通信器件供应商,接入网光模块产品全球领先,推出三类运营商终端产品,其中光融合终端和直播星产品国内领先。在新兴的智能交通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169个城市。以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产业,目前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级及以上医院,服务2万余例患者;海信彩色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填补山东省空白,在 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累计诊断病例5万多例。
创于1981年,早期从事录音磁带的生产制造,现成为全球化的家电、智能产品供应商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
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秉承“科技创造精彩 畅享智慧生活”之使命,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在智能时代,不断为全球用户创造精彩,让人们畅享智慧生活。在持续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同时,成为全球出色的智能科技公司。目前,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TCL电子(1070HK)、通力电子(01249.HK)。
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份完成重组后成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较早一批的13家合资企业之一——TTK家庭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于1981年,从事录音磁带的生产制造,后来拓展到电话、电视、手机、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液晶面板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TCL实业拥有5万余名员工,26个研发中心,10余家联合实验室,22个制造加工基地,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服务用户超过9.6亿人。
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TCL就布局越南市场,至今已经走过早期探索、跨国并购、稳步成长三个阶段。面对新兴市场迅速增长趋势,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TCL制定了全球化再出发的路线图,未来几年,将继续巩固和提高海外市场份额,扎根当地市场,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和供应链布局,提升全价值链竞争力。
TCL锐意革新研发模式,通过自研+合作研发的模式,引入世界专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拓宽视野,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技术战略决策的高度。同时,不断借助行业力量合力探索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无人区”,形成智能科技与物联网的“AI X IoT”新能力。
TCL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变革创新史,每一次变革都调整了TCL奔跑的姿势,加快了速度,跑得更远。自公司创建以来,TCL一直坚守实业,持续创新、锐意进取、勇于变革,顺应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先后推进国际化转型、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及“智能+互联网”和“产品+服务”的“双+”战略转型,在持续变革创新中打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所有的变革背后,以用户为中心、多方共赢、股东价值最大化是我们一贯秉持的经营理念,以一贯之的初心。TCL将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紧随时代步伐、带领技术变革、进取当责、务实奋斗,逐步建立起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全球化公司,我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新时代发展理念,履行环保义务,专注于追求企业与社会有机融合,营造企业经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公益的力量感召和影响社会,实现家园社会和谐、生活绿色健康。
成立于1988年,知名国产电视品牌和全球家电品牌,以研发制造消费类电子电器为主,业务涵盖多媒体业务/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智能电器业务/现代服务业业务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Skyworth Group Co.,Ltd)成立于1988年,主要从事多媒体业务(智能电视系统、酷开系统的互联网增值服务等)、智能系统技术业务(家庭接入系统、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系统及其他电子产品等)、智能电器业务(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厨卫等)、现代服务业业务(家电保养维修、大物流服务业、对外贸易、建设发展、融资租赁、园区物业经营等)等四大业务。集团旗下有创维集团(HK00751)和创维数字(000810)两家上市公司和若干家高新技术企业,设有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
创维彩电、数字机顶盒等终端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智能电视应用系统不断更新迭代,激活用户数达4000多万户。汽车智慧系统、智能人居系统业务已布局,进入应用市场。创维三十年来累计申请专利9000余项,完成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任务200余项,2017年参与完成我国DTMB标准制定。通过三十年的艰苦奋斗、精心打造,创维SKYWORTH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家电品牌,同时还拥有METZ、COOCAA两个子品牌。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变化,创维集团适时提出五年转型升级总体战略(2017-2021),简称“一三三四”战略,即以实现1000亿元营收为目标,实施智能化、精细化、国际化三大战略,推动深圳总部基地、珠三角智能制造基地、长三角智能制造基地三大项目建设,打造多媒体、智能电器、智能系统技术、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板块。旨在通过上述战略的实施,努力把创维建设成为产品技术先进、公司治理规范、运营有效、监督严格、激励到位、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家电和信息技术领军企业。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8年香港上市,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力,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投资带动了众多业内创业者,围绕手机业务构建起手机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三层产品矩阵,其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业仅7年时间,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截止2018年,小米的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米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
2018年7月9日,小米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了港交所首个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
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的愿景与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韩国LG集团旗下,始于1958年,全球领先的消费类和商用产品制造商,集经营家用电器和空气解决方案、家庭娱乐、移动通信、汽车部件解决方案、业务解决方案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LG Electronics,Inc.(KSE:066570.KS)是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创新者,业务遍及几乎每个国家,拥有超过75000名国际员工。
LG是领先的消费类和商用产品制造商,产品范围包括电视、家用家电、空气解决方案、移动设备、显示器、服务机器人、汽车零部件及其LG SIGNATURE和智能LG ThinQ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LG的五家公司——家用电器和空气解决方案、家庭娱乐、移动通信、汽车部件解决方案和业务解决方案合并后,到2020年全球销售额超过560亿美元。
LG电子成立于1958年,此后凭借制造广播和电视等许多家用电器所获得的技术专业知识,引领了进入高级数字时代的道路。
LG电子在21世纪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并以移动设备和数字电视的形式应用了新技术,并将继续巩固其作为全球公司的地位。
旗下产品
家电与空气解决方案: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炊具、真空吸尘器、嵌入式设备、空调、空气净化器、除湿机。
家庭娱乐:电视、音频和视频、监视器、个人计算机和配件、商业产品。
移动通讯:G系列、V系列、K系列。
车辆零部件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娱乐、HVAC和马达、车辆工程。
商务解决方案:商业显示解决方案、太阳能解决方案、储能系统(ESS)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EMS)。
创建于1958年,知名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长虹,创建于1958年,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期初立业、彩电兴业,到如今的信息电子相关多元拓展,已成为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多年来,公司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夯实内部管理,持续为消费者与企业级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主营“以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业务,以冰箱压缩机为代表的部品业务,以IT产品分销和专业I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T综合服务业务,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精益制造服务业务以及其他相关特种业务”等。
未来,公司将沿着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方向,构建强大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康佳集团创立于1980年,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平台型公司,业务涉及消费电子、半导体、环保科技、PCB、产业园区、平台服务及投资金融业务等
康佳集团成立于1980年5月21日,前身是“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1992年,康佳A、B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现有注册资本24.08亿元人民币,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目前,康佳集团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科技+产业+园区”为发展模式,通过“数字升级、生态融合、创新驱动”,构建起“半导体科技+新消费电子+科技园区”产业格局,目前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平台型公司,业务范畴涵盖消费电子(彩电、白电、手机)、半导体科技、环保科技产业、PCB产业、产业园区业务、平台服务业务及投资金融业务。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810009385.2 | 运动图像分析装置、方法及系统 |
2 | CN200710186416.7 | 薄型显示设备 |
3 | CN200810133023.4 | 字元输入装置及其方法 |
4 | CN200610121880.3 | 流通管理设备和方法、以及注册设备和方法 |
5 | CN201110170944.X | 遥控设备、远端设备、多媒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0-07-23 | 2021-08-01 |
GB/T 37876-2019 | 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符合性评价通则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2881-2016 | 电子电气产品环境信息编制指南 | 2016-08-29 | 2017-03-01 |
GB/T 32355.2-2015 | 电工电子产品可再生利用率评价值 第2部分:洗衣机、电视机和微型计算机 | 2015-12-31 | 2016-07-01 |
GB 32028-2015 | 投影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15-09-18 | 2016-10-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710108551.X | 再现存储在信息存储介质上的数据的方法 |
2 | CN200610074321.1 | 数字广播记录器和使用其记录标题的方法 |
3 | CN201310209447.5 | 具有上盖的洗衣机 |
4 | CN201510401179.6 | 超宽带通信装置和方法 |
5 | CN200610139243.9 | 同步广播内容的方法及其设备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230294417.5 | 分体落地式房间空调器(K12011) |
2 | ZL201430382901.2 | 空调器 |
3 | ZL201410054600.6 | 基于医学图像的肝脏分段方法及其肝脏分段系统 |
4 | ZL201510050158.4 | 一种控制变频空调启动的方法和装置 |
5 | 03111801.1 | 数字图像缩放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19004-2020 | 质量管理 组织的质量 实现持续成功指南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37988-2019 |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6467-2018 | 可靠性增长 特定复杂系统的早期失效应力试验 | 2018-06-07 | 2019-01-01 |
GB/T 35963-2018 |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成套家电服务规范 | 2018-02-06 | 2018-09-01 |
GB/T 29265.403-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403部分:远程音视频访问框架 | 2017-11-01 | 2018-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210486326.0 | 一种显示面板及像素结构 |
2 | CN200920132045.9 | 触摸屏 |
3 | CN201210164390.7 | 挖掘电视观看模式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
4 | CN201320065372.3 | 一种利用肢体动作演奏音乐的演奏设备 |
5 | CN201010116430.1 | 应用于空调换热器翅片上的钛金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0-07-23 | 2021-08-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9265.403-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403部分:远程音视频访问框架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1-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1部分:系统结构与参考模型 | 2017-11-01 | 2019-11-01 |
GB/T 29265.502-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502部分:远程访问测试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205-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205部分:远程访问基础协议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206-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206部分:远程访问服务平台 | 2017-11-01 | 2018-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510770708.X | 滤芯装置和滤芯座 |
2 | ZL201410113494.4 | 电子设备唤醒方法及相关装置 |
3 | ZL201410584935.9 | 物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4 | CN201310500838.2 | 一种USB静电保护装置和终端设备 |
5 | CN201210409108.7 | 终端及终端的锁屏唤醒方法和装置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027-2021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智能家用电子系统终端设备属性描述 | 2021-04-30 | 2021-11-01 |
GB/T 38320-2019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智能家用电子系统终端设备与终端统一接入服务平台接口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8322-2019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第三方智能家用电子系统与终端统一接入服务平台接口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7729-2019 | 信息技术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技术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723-2019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智能家用电子系统终端统一接入服务平台总体技术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380001332.5 | 一种数据预取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2 | CN200810065293.6 | 宏小区到私有小区的切换方法及其宏网络系统 |
3 | CN201310603859.7 | 多路视频检测系统中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4 | CN200710188294.5 | 一种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5 | CN200610000395.0 | 一种多处理单元负载均衡方法和多处理单元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9254.1-2021 |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9254.2-2021 |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 40879-2021 |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1-10-11 | 2022-11-01 |
GB/T 40656.1-2021 | 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420.4-2021 |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3762-2017 |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机显示性能测量方法 | 2017-05-31 | 2017-12-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8356-2019 | 质量管理 基于顾客需求引领的创新循环指南 | 2019-12-31 | 2020-07-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00134020.4 | 阴极射线管投影电视的屏幕匀亮场校正方法 |
2 | CN200710124452.0 | 一种电视机的烟雾实时侦测报警方法及其装置 |
3 | CN200810216874.5 | 一种带功能彩光的电视机 |
4 | CN201230335023.X | 平板电视(172) |
5 | CN200910189040.4 | 一种基于IPv6组播技术定制实时资讯的方法及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0-07-23 | 2021-08-01 |
GB/T 38632-2020 |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音视频采集设备应用安全要求 | 2020-04-28 | 2020-11-01 |
GB/T 29265.403-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403部分:远程音视频访问框架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1-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1部分:系统结构与参考模型 | 2017-11-01 | 2019-11-01 |
GB/T 29265.502-2017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502部分:远程访问测试 | 2017-11-01 | 2018-05-01 |
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方面,例如创新、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这些方面是品牌成功的关键。企业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建立品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方面,成功的品牌通常会将诚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体现在日常运营中的策略和实践中。当企业真正把这些价值观传递到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自然就可以赢得市场的青睐。
当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发生时,企业必须要紧密关注这些趋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企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潮流之巅,才能把握市场的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不断创新和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度。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