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2025-2030年中国金属回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揭示了金属回收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金属回收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金属回收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金属回收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金属回收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德联DELIAN、中钨高新、福达合金FUDAR、绿金高新、飞南资源、富春环保、华新绿源、蓝晓SUNRESIN、火炬牌、东江环保DJE。
表1:2025年金属回收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德联DELIAN | 广东德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2 | 中钨高新 | 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3 | 福达合金FUDAR |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4 | 绿金高新 |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5 | 飞南资源 |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6 | 富春环保 |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7 | 华新绿源 | 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8 | 蓝晓SUNRESIN |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省 |
9 | 火炬牌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10 | 东江环保DJE |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德联集团创建于1984年,总部位于广东佛山,主营业务涵盖汽车精细化学品制造、汽车销售服务、汽车维修保养三大模块。2012年3月27日广东德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德联集团,股票代码:002666。 公司旗下有30家子公司,六个大型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长春、上海、佛山、成都、青岛、蓬莱,是集生产、研发、销售、贸易、物流为一体的大型集团综合体。 2015年4月上海德联车护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德联集团正式大力进军中国汽车后市场! 公司始终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为经营理念,并在技术开发、销售渠道、管理体系等方面实现整合,专注于成为汽车精细化学品的民族知名品牌,为汽车行业全产业链提供优质服务。
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高技术制造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发展钨产业的企业。公司前身为海南金海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6月更名为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钨高新”,股票代码000657。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190亿元,境外机构遍及美国、德国、法国、印度、韩国等地,产品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钨高新是中国五矿钨产业的运营管理平台,管理运营着集矿山、冶炼、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完整钨产业链。管理范围内钨矿山保有钨资源量123万吨,占全国查明钨资源量的11%。钼资源量10.9万吨,铋资源量20.9万吨,萤石资源量4700万吨。钨冶炼年生产能力20000吨,占全国APT产能的10%。硬质合金占国内市场的25%以上份额,拥有众多主导优势类产品,其中切削刀具、IT工具,硬质合金棒材、球齿、轧辊产品、粉末产品等处于国内前沿水平,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公司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拥有4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研发人员近1500名,累计有效专利超过1500件,并保持每年较快增长,是中国钨产业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和领跑者。 步入新时代,中钨高新确立了“矿山是保障,冶炼是基础,合金是方向”的战略定位,全体中钨人将牢记“中国制造用中钨工具,世界制造有中国工具”的战略使命,发扬“千提百炼,其利断金”的企业精神,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前沿钨产业集团而不懈奋斗!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接触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覆盖铆钉触头、片状触头、粉末冶金触头、触头组件、银合金线材、钎焊料等六大系列。配套服务于以全球电气50强企业为主的国内外市场,远销欧美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通讯、家电、轨交、汽车等领域。 作为国内电接触材料龙头企业,公司荣获了国家技术企业等诸多殊荣,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作为全国电工合金标委会副秘书长单位,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公司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公司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贯穿到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中,承担起对顾客、员工、供应商、环境、社区的企业责任。合力打造幸福福达,使福达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所尊重的优秀企业。
成都绿金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70415)是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9)通过增资扩股并购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而成立的一家股份制企业,下属有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绿金生物科技营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攀西印楝种植有限公司、四川国科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宜宾市南溪区国科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是一家集印楝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农资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背靠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拥有一支由中国印楝鼻祖赵善欢院士的关门弟子徐汉虹教授、印楝种植高级专家解培惠研究员等组成的印楝项目专家组;拥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微生物学科研究员姜瑞波和东京大学大学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客座教授崔宗均为首的微生物菌剂研发专家团队;并与全球知名印楝企业印度PARRY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拥有攀西的印楝栽培及选育种基地;拥有印楝素提取物生产加工的先进设备及承接生产有机肥、水溶性叶面肥、乳油、水剂和WDG等剂型产品的能力;拥有微生物菌研发试验楼和一条高标准、高起点的数字化菌液生产灌输线;公司通过了质量(ISO9001)、环境(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OHSAS18001)管理体系;拥有一批前沿农业科技成果、独立的知识产权和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科研开发能力强的植保技术服务的专业队伍。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罗源工业园。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是一家覆盖“危险废物收集、无害化处置、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企业。 公司将传统的冶金工艺运用于有色金属类危废处置利用业务,能够将不同批次金属品位低、杂质含量不同的危险废物,配合含铜物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最终产出电解铜、冰铜、阳极泥等资源化产品,真正实现资源再生、变废为宝。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的环保公用及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是一家国家大型制造企业,综合实力跻身于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100强、全国电子信息百强等。公司于2010年9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名称:富春环保(002479)。 公司主营固废(垃圾、污泥)处置协同发电及热电节能环保业务,现已拥有富阳、衢州、常州、溧阳、南通五大产业基地,合计装机规模为“二十九炉十八机”,发电装机容量为286.5兆瓦,蒸汽供应能力为2500吨/小时,污泥(80%含水率)日处理能力为7000吨,垃圾日处理能力1000吨。公司成立于2003年,发展至今,旗下已拥有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江苏富春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浙江清园生态热电有限公司、南通常安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浙江富春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汇丰纸业有限公司、浙江富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富阳市永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共十余家子公司。 公司所经营的“固废处置+节能环保”产业属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高新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先后荣获“浙江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省绿色企业”、“十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等多项称号。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拓展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搭建并深度开发以固废处置为核心的环境治理综合平台,争取打造国内固废与节能行业新标杆,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处置业务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废弃物拆解、报废机动车拆解、废旧电子设备回收再利用和危险废物处置等。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现已形成从电子废弃物、废旧电子设备和报废机动车的回收,到对其资源化利用得到材料和回收再利用产品,再到将此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危险废物和其他共计32大类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的较为完整的业务链条。 公司始终牢记环境保护责任,以“服务社会、保护环境”为宗旨,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完整的环境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废弃物的环保回收处理和利用,为减少污染持续努力。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投入,在电子废弃物拆解、报废机动车拆解、危废处置及综合利用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进而提升公司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现已发展成为电子废弃物拆解、报废机动车拆解、废旧电子设备回收再利用和危险废物处置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蓝晓科技(股票代码:SZ300487)专门从事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西安高新区蓝晓科技园,在西安、渭南、鹤壁、比利时等地分别建有吸附分离材料生产基地、系统设备及集成装置生产区、危废资源化回收园区等。年产吸附分离材料5万方,提供系统装置100余套。 公司承建陕西省功能高分子吸附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蓝晓科技在核心材料创新、新兴应用领域拓展、专业化销售与服务等方面具有综合的技术优势,核心技术全部为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中国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以及国际专利授权6项。 蓝晓科技先后通过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3331-2020/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拥有WQA金印、Kosher、FDA注册、CE、REACH等国际资质,确保向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产品。 公司生产的吸附分离材料包括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食品、制药、植物提取、离子膜烧碱、环保、化工催化、湿法冶金、水处理等工业领域。市场覆盖中国、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蓝晓科技视创新、品质、服务为企业发展之本。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制造经验和严格的国际标准,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可靠的技术支持;以务实和前瞻的态度,推动行业向更高科技含量、更注重质量的方向良性发展。蓝晓科技致力于吸附分离材料和系统集成技术的更高水平发展。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源于1956年始建的株洲冶炼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企业。2000年开始,企业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股份制。2004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961。2010年中国五矿通过增资扩股战略重组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株冶最终控制人。公司主要生产锌及其合金,综合回收银、铟等稀贵金属和硫酸;锌产品年产能68万吨,综合回收硫酸60万吨、铟60吨。公司“火炬”牌锌锭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认证注册。 2014年以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十三五”期间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完成30万吨锌产能绿色转移项目建设,在株洲市渌口区南洲工业园完成30万吨锌基材料项目建设。公司现有四大生产基地,分别在衡阳、株洲、深圳和天津,公司转移转型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标创造多项新记录,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誉为“央企绿色发展的典范”。 2023年株冶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至此公司正式拥有了独立的铅锌矿山资源,成为一家集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冶炼、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进一步丰富了产业链和产品种类。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公司秉持“奋进求发展,协力站排头”的火炬精神和“严细实恒、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加速建设绿色智能高效行业标杆企业,阔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争做新贡献。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东江环保”)创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金11.05亿元,深港两地上市环保企业(股票代码:SZ002672,HK00895),是省属国有控股企业。 经过24年发展,东江环保已成长为以工业和市政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稀贵金属回收为主,水治理、环境工程、环境检测协同发展的大型集团企业,是广东省及国家环保骨干企业。目前,东江环保具备44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公司年危废处置能力超280万吨,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共60家单位,业务网络覆盖中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及中西部市场等危废行业核心区域,服务客户2.5万余家。 未来,东江环保将牢牢把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着重推进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工艺协同处理,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以资本运作提速规模扩张,通过自身不断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将东江环保打造成各级政府、园区企业优质的环境服务商。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320765060.3 | 一种全自动防冻液输送设备 |
2 | CN201320765082.X | 一种防冻液自动过滤装置 |
3 | CN201730198518.5 | 门头(德联车护) |
4 | CN201320765083.4 | 一种全自动汽车防冻液罐装装置 |
5 | CN201320765382.8 | 一种全自动雪种灌装设备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5588-2017 | 银镍、银铁电触头技术条件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8320-2017 | 铜钨及银钨电触头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5586-2016 | 电触头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 2016-02-24 | 2016-09-01 |
GB/T 5587-2016 | 银基电触头基本形状、尺寸、符号及标注 | 2016-02-24 | 2016-09-01 |
GB/T 26871-2011 | 电触头材料金相试验方法 | 2011-07-29 | 2011-12-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410441019.X | 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电解铜的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1012-2021 | 含有色金属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 2021-12-31 | 2022-07-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10015646.8 | 一种除砷树脂的制备方法 |
2 | CN201210158309.4 | 从盐湖氯化镁卤水中除硼的连续离子交换装置及方法 |
3 | CN201510374789.1 | 一种蛋氨酸纯化的工艺 |
4 | CN201010524916.9 | 一种用于有机酸生产的连续离子交换装置 |
5 | CN201210566903.7 | 一种用吸附树脂从精母液中回收扑热息痛的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1018-2021 | 水回用导则 再生水分级 | 2021-12-31 | 2022-07-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810143711.9 | 一种锌合金液输送管道及其制作工艺 |
2 | CN201521033913.X | 一种含铊重金属废水微电解混凝联动处理装置 |
3 | CN200920291752.2 | 一种用于测量液态金属重量的简易测量工具 |
4 | CN200910226719.6 | 一种采用铁粉脱除粗铅中锡的方法 |
5 | CN201210588871.0 | 一种沸腾净化除铜镉的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8152.15-2021 |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可溶性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8151.24-2021 |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4部分:可溶性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2021-04-30 | 2021-11-01 |
GB/Z 39124-2020 |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锑含量的测定 硫酸铈滴定法 | 2020-10-11 | 2021-09-01 |
GB/T 38389-2019 | 氧化铟锡靶材化学分析方法 | 2019-12-31 | 2020-11-01 |
GB/T 4103.17-2018 | 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钠量、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2018-09-17 | 2019-02-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1015-2021 | 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39197-2020 | 一般固体废物物质流数据采集原则和要求 | 2020-10-11 | 2021-05-01 |
GB/T 39198-2020 | 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 | 2020-10-11 | 2021-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