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研究报告是报告大厅在对要从事资产行业或者要进入投资之前,对资产行业的相关因素以及具体的行情进行具体研究、分析、调查以及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效果效益等,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及建议对策。为资产行业投资决策者或者是主管总结下研究性报告! 资产研究报告主要是对分析资产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资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资产行业最新情况,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资产研究报告必须对资产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产最新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资产研究报告分:资产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资产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以及研究渠道方法,是写不出资产科研报告。
对于资产研究报告内容报告大厅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我们也努力做到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总结:资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行业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调查、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 、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资产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资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资产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资产行业研究报告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杠杆率和估值仍处于适度水平,料中国股市上涨动能将持续,并估计潜在的资产轮动可能会为股市注入额外的14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约相当于流通市值的16%。摩根大通分析师Katherine Lei在报告中写道,资产轮动和过剩流动性的上升是中国股市反弹的主要驱动力。
今天,A股市场迎来历史时刻,沪指盘中最高触及3745点,创下近10年高点,与此同时,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相较于指数的阶段新高,总市值的突破更具深远意义。总市值体量的攀升,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正将目光投向“中国资产”。今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A股,据摩根士丹利统计,7月全球多头基金向中国股票市场注入27亿美元,较6月的12亿美元进一步加速。国际资本积极配置中国资产,不仅带来增量资金,也将持续提升A股的国际化水平,深化中国优质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联动,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
境内外中国资产价格近日同步走强。8月14日,沪指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创下近四年来新高。隔夜美股市场中,热门中概股也追随A股涨势,跑赢大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地时间8月13日收涨2.08%,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大涨;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大涨近9%,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涨超7%。从资金流向来看,近期中国股票市场的外资流入开始加速。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统计显示,7月中国股票市场的外资基金净流入进一步加速,从6月的12亿美元增至27亿美元。其中,被动型基金引领这一趋势,流入39亿美元(6月为27亿美元);而主动型基金流出12亿美元,较6月的50亿美元流出额显著收窄。7月被动型基金的流入集中在月末,和多项与“反内卷”相关政策的出台同步。其中,美国被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配置明显加速,而欧洲被动型基金则保持稳定。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已达11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水平。 (上证报)
沪指突破3700点,并创4年半新高后,调整如期而来。个股跌多涨少,高位股全线回调,权重股发力护盘。对此,李大霄认为,不要被短期回调吓到,它还不是本轮上涨的顶点。他同时提醒,当前核心资产估值仍有吸引力,但微盘股和部分高估值个股的顶点可能已经到来。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团队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今年7月,外资加速流入中国股票市场,多头基金向中国股票市场注入了27亿美元,较6月份的12亿美元净流入翻倍。预计后续外资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加强劲”。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美俄元首或将于8月15日举行会谈,俄乌冲突可能出现关键变局。俄乌和谈或需要分步推进,围绕是否停火、领土控制权、是否解除对俄制裁、乌克兰战后安全安排、美国对欧战略等问题依次展开。此轮美俄元首会晤可能优先聚焦停火等短期目标,其他目标有待后续观察。对大类资产而言,若此次美俄会谈仅就短期停火达成共识,则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更可能表现为短期上的情绪反应,如黄金、原油和美元的地缘风险溢价或阶段性回落,欧股和美股等权益资产风险偏好或短期上行。而若后续在解除对俄制裁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或对大类资产带来更实质性的影响,如部分商品的供给端扰动。
中金公司指出,上半年政策冲击下,美国经济已经在6月触底,并在7月有改善迹象。债务发行潮也已经在7月开启,正在逐渐吸收美元流动性。往前看,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开始逐渐显露,叠加美元流动性收紧,可能在8-9月间不利于美股表现,10年期美债利率也可能快速触底并逐步上行至4.8%附近。但从全年或更长期的角度来看,随着财政对货币干预越发明显,美元流动性的再度宽松可能是大势所趋,叠加财政对基本面的托底,我们认为风险资产长期来看仍具潜力,美元下行周期也将持续。
随着企业大军涌入加密货币市场,银河研究最新报告显示:当前数字资产储备公司的比特币持仓达930亿美元,占流通总量近4%;以太坊持仓41亿美元,占比1%;资产负债表新增SOL、XRP、BNB等10种新兴加密货币;其中Strategy公司以718亿美元比特币持仓(含280亿美元浮盈)稳居榜首。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展望未来,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预计8月市场风格偏顺周期,五维行业比较框架视角下,关注家电、非银、电力、设备等行业。
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年初至今,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科技企业创新不断,开启科技牛市行情。恒生科技指数自1月起大幅增长,远超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同时,科技公司的利润表也显著改善,以A股TMT板块为例,一季度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等指标均明显提升,反映出基本面与市场情绪双双向好。科技企业的创新飞跃,不仅是技术层面革命,更在资本层面重塑科技资产价值认知,推动科技龙头迎来“重估+成长”的双轮驱动。AI革命拓展的未来增长想象空间巨大,科技板块未来潜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