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棉开始走“下坡路”,业界心绪不稳,籽棉收购基本结束,价格大跌。3月中下旬以来兵团、地方棉花播种已全面展开。因用于扶持农民购买物化资料的贷款尚未发放,一些植棉大户赊欠化肥、地膜、种子等农资现象较多,有的农户计划贷款发放后即归还农资款,有的农户则同农资商、棉种公司约定2017年9-11月份籽棉交售后再偿还赊欠款。以下对籽棉价格预测分析。
12月中旬,全国棉区籽棉收购全面进入收尾期,绝大部分棉花企业停收,只有新疆部分兵团企业还在收购,疆内籽棉收购价格与上周基本持平,衣分在40%以下的价格在7元/公斤左右,衣分高于40%的籽棉价格在7.3元/公斤左右。受收购尾期棉花质量下降影响,内地籽棉价格普遍下跌,长江流域更为明显,衣分在37%-39%的籽棉收购价在7-7.6元/公斤之间,较上周下跌0.2元/公斤左右。黄河流域籽棉价格相对稳定,河北棉区衣分36%-39%、白棉三级籽棉价格在7.3-7.45元/公斤,与上周持平;山东棉区衣分37%-40%的籽棉价格在7.6-7.8元/公斤,与上周持平。截至12月18日,新疆已加工皮棉359.49万吨,2016年度新疆专业监管仓库实际累计入库量337.75万吨。
近日市面各地籽棉价格下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棉区棉花经纪人上门收购棉农的零星棉花,统货价在3.30元左右,达到正三级标准的,衣份率在38%左右的收购报价也调至3.50-3.60元,同比上月下降0.10-0.20元/斤。临近春节,部分纺织企业开始放假,加上年底资金压力较大,原料采购意愿较低,国内棉花现货市场成交整体清淡,价格保持稳定。1月1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收于15789元/吨,全周上涨4元。
沙雅、柯坪、新和等地轧花厂表示,从目前调查来看,2017年细绒棉的种植面积止降反弹的趋势已经形成(兵团基本保持稳定,但地方增加明显),一方面预计2016年南疆种植长绒棉的耕地50%以上改种细绒棉;另一方面除一些非宜棉耕地外,由于水资源紧缺及水费上涨等原因,部分核桃、大枣、西瓜等套种棉花的情况增多。
2017-2022年中国籽棉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对于2017/18年籽棉收购价格,农民期望值普遍在7.50元/公斤以上(40%衣分),并且由于面积大幅增长,棉花品种多以“新陆中”系列为主(早熟品种减少),2017年度新疆棉的总产或超过450万吨。
首先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标准仍为18600元/吨,农民心里有保障,轧花厂有目标;其次2016/17年度无论兵团还是地方轧花厂皮棉销售进度较前两个年度大幅提前,而且期货套保、套利等操作逐渐驾轻就熟,棉企利润状况持续好转,2017/18年度新疆收购主体不降只增,农民不必为“卖棉难”担忧;再次2017年中国储备棉库存大幅下降,至2016/17年度期末库存或降至水平线以下,为后期皮棉价格上涨铺平道路;最后在货币流动性宽松、全球短周期补库驱动以及全球投资资金过度乐观带来的“羊群效应”下大宗商品的走势或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