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多晶硅产业进步巨大,在国家支持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前景可期,潜力巨大。2017年前2月我国多晶硅产量及价格数据统计详情如下。
对于全球多晶硅行业来说,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新军”,在国家支持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多晶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17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有望达到26万吨,可以满足国内50GW以上的电池片生产。
2016年多晶硅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17.5%;硅片产量约63GW(吉瓦,下同),同比增长31.2%。
硅业分会统计,截止2017年2月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仍为17家,有效产能共计22万吨/年,较2016年底净增1万吨/年,主要来自新特能源、洛阳中硅等技术改造扩产和优化产能释放。根据其他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扩产进度来看,截止2017年中期,国内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25万吨/年左右。
2017年1月份-2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共计3.74万吨,同比增加15.4%,其中1月份1.93万吨,同比增长19.1%,创月产量历史新高,2月份1.81万吨,同比增加11.7%。2月份产量环比减少,一方面是由于2月份属小月,产量按28天计算自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2月份有两家企业检修。
2017年1月份-2月份,多晶硅价格温和上涨,但相对2016年第四季度涨势放缓,从1月初的14.00万元/吨上涨至2月底的14.27万元/吨,涨幅为1.9%,相比第四季度32.9%涨幅明显缩减。2月份均价14.24万元/吨,环比上涨1.1%。
1月份-2月份多晶锅价格维持上涨但涨势放缓的原因为,受光伏上网标杆电价等政策调整的影响,终端光伏安装得到一定刺激,多晶硅价格尚有上涨动力,1月份企业忙碌于执行以往订单,加之受春节期间物流受阻的预期,下游囤货需求增加,供不应求的状态持续。2月春节过后,价格继续温和上涨,高价订单以单晶需求为主,多晶硅企业仍在紧锣密鼓执行以往订单,供应依旧紧缺,但多晶铸锭企业受电池转换率要求提升影响,成本压力增大,对高价订单下单谨慎,反复询价斟酌,成交困难。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未来我国多晶硅行业的自给率将不断提升,光伏行业发展的困境,也将在多晶硅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