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据 LED 内容详情
中国OLED行业现状分析:专利处于初步阶段 材料需要全面进口
 OLED 2017-01-16 16:20:34

  OLED因为具备轻薄、省电、高性能等特性,是全球平板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OLED面板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三个地区。下面我们来看看相对于全球OLED产业发展,中国OLED行业现状有哪些不足之处?

  (1)欧美、日韩在OLED专利情况拥有较强实力,中国在专利领域处于初步阶段

  目前,全球已经有多家公司在从事OLED驱动IC的设计和生产。OLED有源驱动面板受到价格高,硅材料与有机材料匹配性较差等限制,成为全球OLED产业发展的瓶颈。 而中国只能从国外引进驱动IC;在大尺寸和彩屏技术上由于设备条件相对落后,资金投入相对缺乏,目前与国外发展有很大差距。这些环节上存在的不足都一定程 度地制约了中国OLED技术的发展。而在专利方面,小分子OLED材料和结构的基本专利主要掌握在美国柯达公司以及日本出光兴产等公司手里;高分子PLED材料和结构的基本专利主要掌握在英国CDT公司和美国DuPont等公司手中;在有源驱动方面,日本的三洋、Sharp、SEL、Eldis,韩国的三星、LG和中国台湾工研院都掌握一定量的核心专利。

  从世界范围的专利情况来看,日本和韩国在OLED产业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且发展步伐较快。中国企业在专利领域的积累仍处于最初阶段,仍需在相 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投入更多精力做好OLED产业基础研发工作,同时应注重全球范围专利布局研究,并慎重考虑中国自身在该领域内的专利布局情况,以取得长 足发展。国内面板厂商应在专利方面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2)中国OLED材料需要全面进口,对外依存度较大

  OLED材料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兴产、堡土谷化学、美国UDC公司以及一些韩国公司的手中。中国大陆还没有一家能够提供稳定量产供货OLED材 料的厂商,所以目前OLED材料需要全面进口。目前,国外厂商对部分核心OLED材料因担心泄密,而不愿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部分国内外OLED材料厂商 也会拒绝《化审法》的检测。一方面也是防止材料信息泄露,另一方面,一种材料要想通过《化审法》的审核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费用比较昂贵。目前 OLED材料在国内的销售额较小,还没有形成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内OLED产业的发展。

OLED相关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数据中心 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