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GDP同比增长6.7%。三季度同比增长6.7%,与前两季度持平。总体来看,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发展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2016年前三季31省市GDP增速排名榜数据分析内容如下。
中国报告大厅获悉,随着全国前三季度GDP数据的出炉,截止到10月25日,已有25个省市统计局公布了2016前三季度本省的GDP数据,另有吉林、黑龙江、山西3个省份的GDP增速也被网络媒体陆续公布出来,但当地统计局还未公布官方数据。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目前公布数据的28个省市中,北京、上海、黑龙江GDP增速与全国持平,山西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剩余24省GDP增速均高于全国。目前来看,重庆表现最佳,上半年增速10.7%,较全国高4个百分点。
从GDP增速来看,与全国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平相比,25省市中,除北京、上海前三季度增速与全国水平持平外,其余已公布的23个省市经济增速均超全国增速水平。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5省份GDP增速均超过或持平全国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平。分区域来看,中西部经济增速总体领跑全国。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经济总量在全国领先。
从目前28个省市GDP增速的排名来看,重庆、贵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青海、湖北、海南、河南等24个省市增幅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有22个省份增速超过了7%。
重庆、贵州前三季度成绩单依然亮眼,目前在公布省份中GDP增速排名前两位,增幅超过10%,其中重庆增速10.7%,比上半年增速高0.1,贵州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达到10.5%。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重庆新旧产业同步发力,促使该市连续11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全国前列。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分析称,重庆能够保持如此高增长的态势是非常不易的,他认为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未受到大环境明显影响,增长了动力强劲;战略新兴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该市规上工业12.2%,对工业贡献率为26.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2%,增加值占重庆工业比重提高到15.0%,对工业贡献率达26.0%。
张富民分析指出,前三季度重庆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累积。下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改革任务的深入推进,重庆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另外,贵州的表现这几年也非常出色,贵州统计局数据上来看,贵州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工业、农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全面发力,推动结构调整、要素配置和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再从总量上来看,迈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共有18省市。广东省以57061.17亿元排名第一,江苏以552281.5亿元占据第二位,山东排名第三,为48703.8亿元,浙江以32234亿元,排在第四位。
上述四省之后,迈入“两万亿俱乐部”的省份有河南(28840.57亿元)、湖北(22198.4亿元)、湖南(21771.1亿元)、四川(23793.6亿元)、河北(22496.1亿元)。
此外,跑进“万亿俱乐部”的成员还有上海(19529.67亿元)、福建(18287.01亿元)、北京(17367.8亿元)、天津(13339.44亿元)、陕西(12879.97亿元)、内蒙古(12690.14亿元)、江西(12587.3亿元)、重庆(12505.05亿元)、广西(11345.53亿元)。
综合总量上来看,长三角表现突出。徐辉表示,长三角原来本身发展特征就是本地的技术与外来的资本相结合。此外,长三角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量很大,这方面相对增长得较多。
“长三角创新的原动力强,特别是浙江做得尤其好,通过互联网经济带动了像阿里这样的企业,产生了一系列金融、科技、贸易、服务等衍生的企业。”徐辉表示,特别是跨境电商,已经做到了世界顶端的水平,由此长时间拉动浙江、甚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