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巅峰到低谷再到复苏,特步正在苏醒。自2007年至2011年受北京奥运的影响,营收与利润均增长迅速;2012年起步入行业去库存阵痛,2013年营收跌至低点。从2014年起,特步的营收开始复苏,2015年净利润实现增长。2016年上半年的表现进一步肯定了特步的业绩复苏。
据特步公布的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集团全年营收和净利终于实现了持续增长。2016年上半年特步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6%,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经营利润实现5.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长速度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净利润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10.7%。
特步上半年营收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其鞋履业务。配合特步由运动时尚品牌向体育时尚品牌变革的战略发展,特步举行了多项重要马拉松及跑步赛事,推广特步在跑步运动领域的专业形象,其跑步产品系列受跑者欢迎,上半年营收增长了16.2%,营收占比上升到了68.6%。另一方面,为配合特步品牌专业运动形象,特步减少了休闲服饰及非运动型服饰产品,导致其服装业务营收下滑了12.8%。业务结构的变动导致整体上特步的毛利率增长了1.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鞋履业务的毛利率比其他产品更高以及服装业务毛利率得到大幅提升的结果。
从运营情况来,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运资金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周转天数为57天,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天。公司负债比率低,仅18.9%,较去年同期下滑了7.3个百分点。
效率提高有赖于公司零售渠道的扁平化管理,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为55天,较去年同期72天下滑17天。
此外,在特步的营收上贡献颇大的还有电子商务。据报告大厅统计,2016年上半年电子商贸业务收入增长近100%,占特步营收约15%。其O2O模式已覆盖200-300家店铺,特步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将O2O模式扩大至覆盖约1000家店铺。由于电商增长快速,特步今年将不会增开新店,并会关闭低效店铺,维持店铺数目6800到7000家。
需要说明的是,特步虽然复苏,但是作为继安踏体育之后最被看好的本土品牌,特步与本土体育品牌龙头的差距还很大。从李宁独大,到李宁、安踏并进,再到安踏独大,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中国运动品牌还面临着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耐克和阿迪达斯中国区业务连续快速增长,并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而随着国内体育品牌不断复苏,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虽然特步收入和利润都在稳步增加,不过相比处于风口上的整个体育产业,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