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宝座。这一年,“新能源”、“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成为汽车行业的热词,却难掩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的低增长阵痛。而自上海大众4月宣布官方降价开始,车市“供过于求”的红灯长亮,价格战愈演愈烈。
如何解决国内相对过剩的汽车产能,加快向海外输出产能、技术和品牌,成为各大汽车集团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尤其是最近决策层频频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的调整、升级,必将在2016年明显提速。
近日,上海《劳动报》报道称,上海国检局发布了六项支持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其中一项是将支持自贸区试点平行进口汽车“3C”认证制度改革。此前缺位这项政策被认为是阻碍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上海自贸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也听到了类似说法,但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文件。”
自从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不仅天津、深圳等四个自贸区启动平行进口贸易,而且利好这一贸易形式的政策也相继出台。这就导致平行进口规模提升。
一位天津自贸区平行进口平台负责人预测:“2015年平行进口汽车规模大约为12万辆,同比增长约为20%。如果2016年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规模有望达到15万辆。而2016年很可能将出台的一项政策是平行进口强行认证方面的改革。”
不过,国机汽车市场部经理王存认为:“平行进口汽车销量提升,是以价格下探、经销商利润下滑换来的。”这甚至导致部分车型亏本销售。
2015年销量预计增长20%
“2015年下半年我们集团正式终端开售平行进口车,截至目前累计销量已经突破5000辆。”近日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告诉记者。这仅是平行进口车销量逆势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
天津作为占平行进口车七成销量的进口口岸,其自贸区平行进口平台负责人预测:“2015年平行进口车销售规模将达到12万辆左右,增幅为20%左右。”
此前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亚梅曾表示,预计2015年进口车的销量大约为116万辆,同比下滑8%,平行进口车占比约为10%,也就是11.6万辆。这相对于2014年的近9.6万辆,同比提升约21%。
上述天津自贸区平行进口平台负责人认为:“平行进口汽车贸易销量逆势提升,和政策的刺激有着必然联系。”
据汽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11月《意见》要求加紧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之后,深圳前海、天津、福建等自贸区也积极推进平行进口业务。据商务 部数据,截至目前,四个自贸区累计认定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企业数量达78家,其中上海17家,广东14家,天津35家,福建12家。
“2015年11月商务部已经放开平行进口许可证自动申领制度。”天津自贸区平行进口平台负责人表示:“这就意味着平行进口车上牌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汽车营销专家颜景辉表示:“2015年以来随着庞大、广汇等汽车经销商集团搭建平行进口车平台,完善售后服务,引入金融服务,也进一步拓展了平行进口车销量。”
不过2015年随着中规进口车销量下行,价格不断下降,平行进口车贸易商也感受到了压力。
根据中国进口车数据,2015年10月进口车的平均优惠金额达到8.9万元,平均优惠幅度达到13.8%,“平行进口车型的价格和中规车价格是联动的”,王存表示,“随着中规车价格下行,为了体现价格优势,平行进口车价格必将进一步下滑。”
一位平行进口车商表示:“2015年初宝马X5平行进口车的起步价格为69万元左右,现在已经下探至60万元出头,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这款车的单车利润下滑到1万元左右,而此前则高达10万元以上。至于普拉多2700,目前已经在亏本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