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家机构预测,11月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回落幅度可能在5.8%到6%,取中值5.9%,与10月持平。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近底部,PPI降幅亦趋于探底,进而带动整体低通胀压力亦有所缓解。然而,实体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随着PPI、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乃至工业企业利润等数据先后公布,最终调控政策将不再保持观望而是选择继续宽松。相对来说,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大于降低存贷款利率。
“预计11月PPI同比增长率约-5.9%左右,与8、9、10月持平。从工业成本来看,11月大部分工业品进厂价格继续走低,尤其是煤炭、黑色金属及化工原料的价格;但农产品价格受季节因素影响,在11月降幅有所收窄。对于PPI走势我们的初步判断是,四季度及全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9%、-5.2%左右。”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成员蔡含篇对记者说。华创证券宏观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亦称:“流动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在下行,不过受季节性需求带动,煤炭等价格出现企稳迹象,我们判断PPI同比较10月基本持平。”
交通银行、招商证券预测略低,为-6%。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商务部公布的工业企业产品价格分项数据均出现下跌,特别是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跌幅较多,与高频数据走势一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预计11月PPI环比为-0.6%,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
无论11月的PPI同比增长率是-5.9%还是-6%,较为肯定的一点在于PPI降幅正在趋于探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近期美元延续强势,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下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输入性价格下降带来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可能继续扩大。国内去产能压力最大的是资源能源上游行业,煤炭、有色及黑色金属行业的开采环节产品价格下降的可能较大。但是,由于石油天然气价格已经很低,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有限,相关生产资料中间制品价格出现企稳迹象,有助于PPI降幅的改善。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大量基建投资项目加快落地,将有助于提振需求并带动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趋势得到改善。
PPI的改善同样有助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趋稳。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在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价格运行低迷态势依旧,CPI和PPI走势间延续分化趋势,但低通胀持续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止。首先,PPI同比持续下降态势基本停止。工业品价格已是延续4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并且绝对价格水平仍然呈现走低态势,但下降速率开始缩小。其次,先前的CPI回升主要是受到了猪肉价格持续上升的影响,但8月后,猪肉价格已开始走稳。由于猪肉价格在CPI构成中比重较大,猪肉价格走平减轻了物价形势的复杂程度。
但是,CPI、PPI趋稳并不支持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观望,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实体经济的情况在持续恶化。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之后,各界对供给侧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供给侧改革与需求刺激并不相悖。供给侧改革更多着力于培育中长期增长动力,而需求侧刺激政策则更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的稳定。考虑到实体经济增长已下滑到底线附近,未来宽松政策还将继续加码,降息降准政策均有可能再次推出。同时,财政政策还会进一步发力。但这些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实体经济投资积极性,仍需观察。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亦认为,政府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防止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