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内容详情
2015年钢材十大品牌排行榜
 钢材 2015-06-08 13:57:15
2015年钢材十大品牌排行榜
序列
公司名称
基本情况介绍
1
宝钢
集团LOGO由图形及公司英文简称构成。图形由一个“G”变化成的圆,围绕着“B”字母。
“BG”是“宝钢”拼音首字母;立体的字母“B”既可看成为一立体的钢块,又隐含着字母“S”,意为“钢铁”。三个字母“BSG”又可以理解为“BaoSteel Group”。LOGO中蓝色寓意理性与严谨,象征着技术;灰色是铁的颜色,突出主业特征。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宝钢)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12月23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在中国上海北翼,长江之畔打下第一根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宝钢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截至2012年末,宝钢员工总数为130401人,遍布全球各地。
宝钢以钢铁为主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这些钢铁精品通过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亚非欧美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金属制品、航天航空、核电、电子仪表等行业。
2
武钢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本部厂区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 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股份后,已成为生产规模逾 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2014年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310位。武钢已成为全球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武钢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目前武钢四大战略产品生产研发基地业已建成:武钢已成为全球最大、质量品种一流的硅钢生产基地;自主研发的汽车面板具备中高档轿车整车供货能力;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精品长材等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冷轧硅钢片和船板钢曾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汽车板、桥梁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集装箱用钢、帘线钢、耐火耐候钢、电工系列用钢等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报告,2012年武钢品牌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第55位。
3
鞍钢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鞍钢与攀钢于2010年5月联合重组为鞍钢集团公司。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我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防军工配套服务的重要基地和最大的三线企业。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已形成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布局完善、最具有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在东北地区,形成了鞍山本部、鲅鱼圈新区,朝阳新区三大基地;在西南地区,拥有攀枝花、成都、江油、西昌、重庆生产基地;在华北地区,天津天铁冷轧项目已建成投产;在东南地区,福建莆田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产。2010年,鞍钢集团公司铁、钢产量双超300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国际化的形势下,推进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鞍钢集团公司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两次收购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共36.2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合资开发卡拉拉铁矿项目,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收购意大利维加诺公司60%的股权,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钢材加工基地。与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商英国斯坦科集团在西班牙组建合资公司,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销售合资公司。与美国钢发展公司签订协议,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投资建厂的钢铁企业。
4
首钢
首钢“SG”标识从整体上看,似一个具有动感的太阳系中的行星,“S”像一个正在运转的环球卫星,紧紧围绕着一个地球形状的“G”字。它象征着首钢是一个特大型的企业集团,企业和产品已跨出国界;也象征着首钢的宏伟目标是成为国际型名牌企业;同时它也体现着首钢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在发展中不断增添活力,弘扬“创新、创优、创业”的企业精神。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新世纪,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钢积极推进搬迁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创新创优创业,开创了钢铁企业“一业多地”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从以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板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向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迈出了重要步伐。
5
沙钢
沙钢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
目前沙钢集团拥有总资产1500多亿元,职工3万余名。年生产能力炼铁3050万吨、炼钢3780万吨、轧材3660万吨。沙钢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中国诚信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中国慈善奖企业”等荣誉称号。
主导产品宽厚板、热轧卷板、不锈钢热轧和冷轧板、高速线材、大盘卷线材、带肋钢筋、特钢大棒材已形成60多个系列和700多个品种近2000个规格,其中高速线材、带肋钢筋等产品荣获“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金杯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带肋钢筋还获得了CARES认证,优质高线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出口免验”商品,优线生产总量和出口量连年名列全国第一,热轧板卷通过了欧盟CE认证,船板钢通过了九国船级社认证。
6
太钢Tisco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英文简称TISCO)始建于1934年,地处汾河之滨龙城太原。
太钢是集铁矿山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其中3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营业收入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太钢致力于不锈钢、特殊钢和高等级碳素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可靠的质量保障能力。太钢技术中心在全国729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排名第二。目前已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产品集群,重点产品批量进入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铁路行业用钢、双相钢、耐热钢、车轴钢、9%Ni钢等30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7
河北钢铁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北钢铁集团)是于2008年6月30日,由原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而成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现拥有直属子分公司17家,以钢铁为主业,横跨钢铁、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四大板块,在册员工14万余人。
集团组建以来,年钢产量由3108万吨增长到4579万吨;营业收入由1248亿元增长到2510亿元,总资产由1480亿元增长到3195亿元,实现双翻番;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连续六年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并由2009年的375位前进到2013年的271位;2013年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0位。先后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集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8
山东钢铁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钢集团”)于2008年3月17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钢”)、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和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地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团公司下辖济钢、莱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矿业有限公司、日照有限公司、山东省耐火材料公司、张店钢铁总厂、山东金岭铁矿、烟台钢铁企业集团公司等子公司(单位)。截至2011年底,有职工8.9万人,总资产1545亿元,企业信用等级AAA。2011年生产钢2402万吨、铁2502万吨、钢材230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利润总额32.9亿元。山钢集团列2011“中国企业500强”第73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28位。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不断研究开发冶金二次能源回收转化、工艺代谢物资源化、社会废弃物消纳等功能,实现污染物和废物的价值创新。所属主要生产单位全部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进度目标。山钢集团荣获首届“低碳山东模范单位”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试点企业”。所属主体单位先后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授予的“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等称号。
9
马钢
马钢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隶属安徽省管辖,主营业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与产品销售、钢铁产品延伸加工、矿产品采选、建筑、设计、钢结构、设备制造及安装、技术咨询及劳务服务等,其中钢铁生产业务集中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09年底,公司具备1600万吨钢配套生产能力,员工近6万人,总资产761亿元。
马钢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1993年,马钢进行股份制改制,分立为马鞍山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马鞍山马钢总公司改制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钢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国第一个火车车轮轮箍生产厂、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第一条热轧大H型钢生产线、钢铁行业第一只面向全球发行的股票都诞生在这里。
10
本钢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本钢集团或本钢)是由具有百年历史的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迅速成长的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优秀国有企业合并重组而成。于2010年6月8日经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正式成立,现为辽宁省最大国有企业集团。本钢集团拥有在职员工11万人,总资产923亿元,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现已形成年产2000万吨优质钢材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本钢集团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辽宁中部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距省会沈阳仅63公里。
  合并重组后的本钢集团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工艺装备优势。现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南芬露天铁矿并参股开发目前已探明的世界最大铁矿——本溪大台沟铁矿等丰富矿产资源;东北最大容积4747立方米高炉、世界最宽幅2300热轧机组、同韩国POSCO公司合资兴建的世界最先进冷轧生产线等世界顶级工艺装备已经建成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钢材相关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数据中心 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