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据 保险 内容详情
2014年我国最新寿险同业交流数据分析
 寿险 2015-01-23 13:37:51

  1月22日,记者获得一份最新寿险同业交流数据,其中2014年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的规模总保费分别为3400余亿元、2300余亿、1100余亿元、1000余亿元、900余亿元和660余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新华人寿近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保费公告称,2014年未经审计的保费收入分别为3312亿元、1734亿元和1099亿元。由于涉及上市公司,同业数据仅可供作为部分参考,并不能做投资行为直接依据。

  国寿、平安个险新单期缴均超90%

  依据同业数据,中国人寿2014年超3300亿元的规模保费收入中,个险渠道收入超2000亿元,占比60%以上。其中300多亿的个险新单中,趸交仅占8%左右;期缴则有超过90%的高比例。

  而平安寿险2014年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其2300余亿元(注意:平安公告为1740亿元)的收入中,个险渠道收入同样超过2000亿,占比接近90%。400余亿元的个险首年新单中,趸交、短险均只有个位数和两位数的量级,同样采取了大卖期缴的战略,期缴占比与国寿一样均超90%。

  而同业数据显示的个险新单中,国寿10年期以上保费收入占比超过60%;平安寿险收入此项的占比也同样高达65%以上。但国寿5年期收入占比达到25%以上;平安没有这一统计项,而是显示1-4年期收入超90亿,占比超过20%,5-9年期收入占比仅5.6%。

  此外,记者从泰康人寿同业数据中发现,其个险新单10年期以上保费占比高过国寿和平安,在85%以上,但绝对值为72亿元。也就是说,泰康人寿的个险首年收入82亿元,其中趸交7.3亿,2-9年期产品收入仅3亿元,其余72亿元均为10年期以上产品。规模不大,但结构优于前述两家行业龙头。

  同业数据显示,拉开国寿与平安距离的还是在银保。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金融保险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国寿银保渠道录得保费收入近1000亿元,平安寿险仅为130余亿元。“这属于业务结构调整的问题,因为要应对前些年积累下的周期,2014年几百亿的趸交还得继续维持现有的规模。但是在逐年下降,力争到2016年控制到极少量甚至不做了。”国寿一位高层近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银保对拉动规模作用非常大,该渠道也便于调节,银行的支持与限制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也比较大。”一家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高层对本报记者说。

  “国寿历史上银保趸交最高到过1300亿,2013年约700亿,今年和明年要控制在700亿以下,市场份额下滑主要是银保趸交的下降,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近期公开发言称。

  平安个险规模已经追赶上了国寿,从2014年初趋势初现。

  中国人寿2014年1月总保费收入超800亿元,根据当月同业数据,国寿分别在个险总保费、个险续期、银保期缴以及银保续期缴均呈下滑趋势。而个险渠道上,平安寿险在个险总保费、新单和续期上的1月数据分别为381亿、114亿、267亿,超过国寿的348亿、93亿、255亿。而根据2013年同业数据,国寿全年个险渠道总保费收入为2004亿元,平安人寿为1888亿元。

寿险相关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数据中心 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