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再现“井喷”式增长,其良好发展前景也吸引外资“抢滩”。跨国企业巨头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16日在此间宣布,通过收购技术方式扩大在中国光伏市场的布局。现对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技术特点分析。
2015年12月发布 《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我国一类、二类资源区的地面光伏电站分别降低0.1元、0.07元,三类资源区降低0.02元。通知限定,2016年1月1日以后备案并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执行2016年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2016年以前备案并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于2016年6月30日以前仍未全部投运的,执行2016年上网标杆电价。也就是说,只要在“6·30”大限之前抢装成功,就可以享受当前的优惠电价。
此通知快速拉动了光伏内需,致使2016年前6月光伏装机量达到22吉瓦,超过2016年预设目标18.1吉瓦。
据中国光伏发电技术分析,截至2015年12月底,公司己并网光伏电站项目超过200MW,为一季度发电收入以及2016年全年持续贡献利润。未来公司将计划在陕西、青海、新疆、广东及中东部地区进行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我们认为发电收入将会持续和积极贡献利润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发电毛利高,相比较于其他业务,发电的毛利在57.31%,处于较高水平;第二,电站规模在持续扩大,公司加速国内电站的开发力度,未来2到3年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全盘考虑,未来每年计划新增地面光伏200到300MW。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光伏电站项目的布局,除地面电站外,在分布式电站项目及光伏扶贫项目等方面,公司也将积极拓展和参与。我们预计,2016年光伏发电将持续贡献利润。2016年计划显示,针对新能源业务领域市场,以微网、储能为主要业务方向,布局北美、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和东欧部分国家等市场,积极推进微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业绩爆发提供支撑。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表明,在光伏行业支持性政策不断释放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公司电站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又进军能源互联网、微电网和储能领域,业绩进入持续增长通道。预测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0.17和0.34,给予"买入"评级。
国家能源局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6年光伏行业已披露年报预告的31家A股上市公司业绩,仅有两家公司出现亏损,在29家实现增长的公司中,有9家预计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将超过100%。
在数据的表象下,记者也观察到,在这波行情中,仅是下游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环节,利润最为丰厚,但困扰电站运营企业的限电和补贴拖延问题也依然存在。上游硅料、硅片环节产能依旧过剩,中游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低价竞争,海外“双反”未缓解。去年前6个月,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对欧洲出口额同比下降28.4%。所以很难说,在政策刺激后,2017年光伏是不是又是一波冲高回落?
2016年末出台的光伏标杆电价调整政策中,分布式光伏补贴0.42元/KWh未作调整,表明了国家对分布式的鼓励态度。预计2017年分布式仍将增长50%以上,装机量有望达6GW,占新增装机的比例超过20%。建议关注分布式光伏运营商及单晶产业链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