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金融 报告详情
2019-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 No.7037291
【最新修订】: 2020-07-10 21:12:34
【 关 键 字】: 金融
【报告格式】: 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 Email发送或EMS快递
【报告价格】: 纸介版:RMB 7500元 
电子版:RMB 7800 元 
两个版本:RMB 8000 元
【订购热线】: 全国24小时服务: 400-817-8000
北京: 010-58247071 / 58247072
福建: 0592-5337135 / 5337136
报告导读
本报告从国际金融发展、国内金融政策环境及发展、研发动态、进出口情况、重点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最后对金融投资潜力进行了分析。
郑重声明
本报告由中国报告大厅出版发行,报告著作权归宇博智业 所有。本报告是宇博智业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有偿提供给 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宇博智业书面授权,任何网 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宇博智业有权依法追究其 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 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报告目录
报告目录
报告目录    1
图表目录    10

第一章    金融行业相关概述    1

第一节    金融基本介绍    1
一、    金融的定义    1
二、    金融的由来    1
三、    主要构成因素    1
四、    地位和作用    2
第二节    金融市场简介    2
一、    金融市场的定义及特点    2
二、    金融市场的分类    3
三、    金融市场的主体    4
四、    金融市场的功能    5
第三节    金融工具阐述    6
一、    金融工具的定义    6
二、    金融工具的特点    7
三、    金融工具的分类    7
四、    主要的金融工具    8

第二章    2017-2019年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    10

第一节    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综述    10
一、    全球金融行业运行分析    10
二、    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11
三、    全球金融市场运行新态势    12
第二节    美国    15
一、    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    15
二、    美国金融体系发展状况分析    26
三、    美国金融机构的构成与特点    28
四、    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    30
五、    美国金融业经营状况及趋势    32
第三节    全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综述    38
一、    行业发展历史溯源    38
二、    行业基本业态介绍    39
三、    行业风险投资状况    39
四、    行业监管经验借鉴    40
五、    行业典型案例解析    41
第四节    全球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分析    45
一、    全球产业发展指数    45
二、    全球市场运行状况    48
三、    全球区域发展格局    50
四、    主要国家支持政策    53
第五节    全球部分国家金融科技产业运行状况    54
一、    英国产业发展现状    54
二、    美国产业竞争状况    57
三、    新加坡产业发展综述    59
四、    澳大利亚产业发展    61
五、    越南产业发展规模    62

第三章    2017-2019年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64

第一节    中国金融业发展综述    64
一、    中国金融业发展改革历程回顾    64
二、    中国金融业发展改革现状分析    67
三、    金融业开放发展状况分析    70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运行状况    71
一、    2017年金融行业运行情况    71
二、    2018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72
三、    2019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73
第三节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74
一、    股市国际化发展分析    74
二、    债市对外开放状况分析    75
三、    期市国际化发展分析    76
第四节    中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    76
一、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掣肘    76
二、    金融监管的制约因素分析    77
三、    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77
四、    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78
第五节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对策    79
一、    稳定中国金融市场的策略    79
二、    中国金融业创新导向分析    80
三、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措施    83
四、    促进我国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建议    86

第四章    2017-2019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88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状况    88
一、    中国银行业体系结构分析    88
二、    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现状    90
三、    中国银行业存款规模现状    90
四、    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态势    91
五、    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业务    91
第二节    2017-2019年中国银行业运行分析    92
一、    2017年银行业运行状况    92
二、    2018年银行业运行状况    94
三、    2019年银行业运行分析    95
第三节    2017-2019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政策分析    97
一、    行业重要政策解读    97
二、    行业监管相关政策    101
三、    贷款损失准备通知    102
四、    行业对外开放政策    102
第四节    2017-2019年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分析    103
一、    银行业改革历程    103
二、    银行业改革热点    106
三、    银行业改革成就    107
四、    银行业改革趋势    108
五、    银行转型发展建议    110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1
一、    经营模式问题    111
二、    行业挑战分析    112
三、    科学发展战略    112
四、    金融科技机遇    113
第六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15
一、    银行业监管发展展望    115
二、    中小银行发展重点    116
三、    银行创新转型趋向    116

第五章    2017-2019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分析    119

第一节    中国保险业发展综述    119
一、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阶段    119
二、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态势    121
三、    保险业发展的科技动力    122
四、    保险业大数据运用分析    125
第二节    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问题    126
一、    行业现存主要问题    126
二、    企业面临困境分析    127
三、    行业风险管理问题    128
四、    行业诚信问题分析    130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对策    132
一、    行业快速发展建议    132
二、    解决国有企业困境    134
三、    建立科学合理制度    136
四、    完善行业风险管理    139
五、    构建诚信制度路径    140
第四节    中国保险行业的前景展望    142
一、    行业发展趋势    142
二、    市场发展空间    145
三、    行业发展前景    146
四、    行业前景广阔    147
五、    未来发展规划    147
六、    未来行业定位    148

第六章    2017-2019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150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150
一、    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150
二、    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    151
三、    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演变    152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运行分析    154
一、    中国证券市场营业收入规模分析    154
二、    中国证券市场市场特征现状    156
第三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分析    157
一、    资产证券化监管动态    158
二、    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情况    159
三、    市场亮点和创新情况    161
四、    大类产品信用风险特征    162
五、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建议    165
第四节    互联网对证券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167
一、    券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提出    167
二、    互联网对证券业务的影响    168
三、    发展证券电子商务将是券商的必然选择    169
四、    券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选择    170
第五节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72
一、    制约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因素    172
二、    中国券商增加市场份额的途径    174
三、    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对策建议    175
第六节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景趋势    177
一、    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177
二、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    178
三、    中国证券市场专业化发展趋势    179
四、    中国证券市场化趋势分析    179

第七章    2017-2019年中国其他金融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181

第一节    信托投资    181
一、    中国信托业的独特本质    181
二、    信托业成为主流金融业态    182
三、    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分析    183
四、    信托业生态系统的演化    184
五、    信托业生存方式的选择    186
六、    信托业发展新动力    188
第二节    基金管理    190
一、    基金业发展历程特点    190
二、    基金业的运行特征    192
三、    基金业发展现状分析    193
四、    私募基金规模现状    195
五、    市场监管发展分析    196
六、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99

第八章    2017-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分析    202

第一节    2017-2019年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综述    202
一、    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202
二、    金融科技发展阶段    203
三、    金融科技重要价值    204
四、    金融科技应用广泛    205
五、    金融科技应用空间    205
六、    金融科技应用能力    206
第二节    2017-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状况    206
一、    金融科技市场发展规模    206
二、    金融科技产业营收状况    208
三、    金融科技市场结构分析    209
四、    金融科技企业竞争态势    209
五、    金融科技区域市场格局    210
六、    金融科技市场布局分析    212
七、    金融科技市场发展空间    213
第三节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14
一、    金融科技产业监管挑战    214
二、    金融科技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214
三、    金融科技市场生态紊乱    215
四、    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不足    215
五、    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缺乏    215
第四节    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216
一、    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力度    216
二、    强化金融科技企业合作    216
三、    重点领域金融科技研发    216

第九章    2017-201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218

第一节    2017-201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现状    218
一、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历程    218
二、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218
三、    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    218
四、    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快布局    219
五、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逻辑    221
六、    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思路    222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供给侧改革分析    222
一、    互联网金融行业供给侧创新    222
二、    互联网金融行业供给创造需求    224
三、    互联网金融行业供给侧现状    224
四、    互联网金融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    227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商业模式分析    236
一、    行业商业模式总析    236
二、    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237
第四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问题分析    238
一、    互联网金融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238
二、    互联网金融行业突出问题    239
三、    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威胁    239
四、    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挑战    240
第五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策    241
一、    打造产业生态链    241
二、    防止业务风险蔓延    242
三、    推动形成行业自律    242
四、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242
五、    出台国家法律法规    243

第十章    2019-2023年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244

第一节    全球金融行业发展前景    244
一、    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244
二、    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    244
三、    发展趋势较好的几个方面    245
四、    “科技+金融”成为主要趋势    247
五、    大数据将全面应用于用户征信    247
第二节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前景    248
六、    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48
七、    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趋势    249
八、    “十三五”中国金融业发展前景    249
九、    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251
第三节    2019-2023年中国金融业发展预测    251
一、    中国金融业预测分析    251
二、    网络理财发展趋稳    253
三、    区块链创新发展趋势    253
四、    消费金融成发展热点    254
五、    科技保险加速发展    254

图表目录
图表 1 美国金融风险监测指标(ROFCI)    10
图表 2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指数GFI变动趋势    46
图表 3 2017年金融科技投融资指数、社会认知指数变动趋势    47
图表 4 2017年金融科技投融资活跃度、成熟度指数变动趋势    48
图表 5 2005-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数量    49
图表 6 北美和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创业企业融资比例    49
图表 7 金融科技市场定位对比    50
图表 8 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区域排名    52
图表 9 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城市排名    53
图表 10 美国金融科技分场景占比    59
图表 11 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图    89
图表 12 商业银行的分类状况    89
图表 13 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2
图表 14 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3
图表 15 2017年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3
图表 16 2017年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3
图表 17 2017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4
图表 18 2017年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4
图表 19 2017年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94
图表 20 中国Fintech发展历程    203
图表 21 金融行业科技应用的发展阶段    204
图表 22 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分场景占比    207
图表 23 2013-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    209
图表 24 2013-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结构    209
图表 2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企业Top10    210
图表 26 中国各省市金融科技公司数分布    211
图表 27 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数量前20名城市分布    212
图表 28 2013-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    214
图表 29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结构    223
图表 30 2014-2016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    225
图表 31 主要业务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存续情况    226
图表 32 2014-2016年出现问题的各类p2p平台数和新增平台数    226
图表 33 互联网金融供给侧的有效性    227
图表 34 正反馈的动态路径    229
图表 35 我国p2p平台的融资成本    233
图表 36 第三方存管模式构想图    235
图表 37 按商业模式划分的市场主要参与者    236
图表 38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盈利模式    237
图表 39 大数据征信丰富了数据维度    248
图表 40 中国网络资管规模增速下降    253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金融相关研究报告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17-8000
北京客户服务专线:010-58247071
厦门客户服务专线:0592-5337135
商业计划书:010-58247079
专项调研报告:010-58247086
个性定制报告:010-58247072
报告合作专线:010-58247086
传真:010-58247073 0592-5337137
邮箱:sales@yuboinfo.com
购买方式
A. 电话订购:400-817-8000
B. 邮件订购: sales@yuboinfo.com
C. 网上订购: 订购单下载
D. 直接到我公司上门购买
温馨提示:
1、购买报告请认准“中国报告大厅”网站
2、中国报告大厅欢迎广大客户上门洽谈购买。
我们的优势
丰富的信息资源
宇博智业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 资源,以及国内其他各大数据源(包括行业协会、图书馆、相 关研究机构等)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 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
专业的研究团队
公司人员拥有不同背景和资历的研究人员,每份报告都由多年 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深研究员撰写,他们长期专门从事行业研究, 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保证研究成果的前瞻性, 我们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品质保证
① 宇博智业创立于2002年,中国最早的市场研究机构之一;
② 公司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能为报告的撰写提供可靠的一手资料。
③ 研究人员根据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实现国际领先研究方法与本土实践经验巧妙结合。
售前售后服务
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业务人员,将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详 细的解答并提供相符合的报告目录;报告售出后,我们的研究 人员将会为您提供全程的后续修改及补充服务。
赠送增值服务
购买我们研究报告可获赠报告大厅数据中心会员资格,全方面 了解行业动态。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