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人口基础大给我国的助听器市场带来潜在的市场,外资品牌的入驻推动了我国助听器市场的发展。随着核心技术的发展数字助听器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以下是2022年助听器行业数据统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且人口老龄化加速,助听器整体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同时中国存在大量对价格敏感、收入较低的听障老年人群,助听器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助听器行业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助听器表观消费量为480.9万个,2020年增至1363.4万个。助听器行业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约52.72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58.21亿元。
按消费金额而言,由于产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差异,销量超过59.5%的盒式助听器市场规模与销量仅占32.8%的耳背式助听器大体相当。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华东、华南两大产业集群,其中包括以江浙为主的进口品牌生产工 厂;以广东为主的出口导向型ODM企业,以及以福建厦门为主的本土化自主品牌基地。
助听器行业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3.09亿元,到2020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8.21亿元,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了152.1%。这个刚需市场也一直被资本关注,听力辅助设备赛道已经低调地发生多笔重要融资,被多家顶尖投资机构押注。
我国助听器产业总体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较快。助听器行业数据统计提到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助听器潜在市场,虽起步晚于欧美,但在患者数量、验配服务点数量和销售数量上潜力大,这也引得全球助听器品牌均先后进入我国市场,带动了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发展。
随着国内助听器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品牌认知的建立,以及助听器产品验配、售后及市场教育的普及,国产听力辅助设备将迎来快速发展。苹果、BOSE等消费品牌的进入,助听器的医疗属性减弱,国内众多助听器品牌已经在加速技术升级,加大对芯片和算法的研发投入。
数字助听器成为主流趋势,有望逐步取代模拟助听器。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会随着频率的改变而不同,不同的听损患者在不同频带上的听力损失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单一将所有采集声音进行线性放大的模拟助听器或面临淘汰。
我国助听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市场的巨大的潜力也推动着助听器行业的发展,目前低端的助听器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