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内容详情
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装备制造 2015-05-11 17:03:56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

一方面是GDP的增长率在下滑,另一方面,CPI也在下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有所下滑。随着自贸区建设加速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2015年我国装备出口形势将改善。相关人员分析认为,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中高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势头强劲。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分析详情如下所示: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外部市场需求减少和自身转型升级带来的双重挑战。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该如何应对新挑战,度过“市场寒冬”?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面对订单下滑、资金链日趋紧张的局面,沈鼓集团正在全面加快改革创新步伐,通过发展方式转型、新产品研发、扩大出口“三驾马车”来带动集团的经营和发展,探索一条在“寒冬”中通往“春天”的道路。

  ——订单下滑、资金紧张,装备制造企业感受“寒冬”

进入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不少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受到较大冲击。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较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2.4亿元,同比下降4.2%。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作为装备制造的重要企业,沈鼓集团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

“受产能过剩、投资减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期以来企业订单需求下滑非常厉害。2015年一季度我们订单下滑了19.8%。”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说,“一季度回款下滑了27.7%,销售收入下滑了5.15%。”

除了沈鼓集团,其他装备制造企业也普遍面临收入或利润缩减的市场“寒冬”。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陕鼓动力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下降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亿元,同比下滑42.8%;杭氧股份201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41.93%,并连续三年下滑;杭汽轮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下降2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46.18%,下滑幅度近五成,并且连续两年下滑。

需求减少,利润缩减,让装备制造企业在春天中仍感阵阵凉意。除此之外,企业的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人力成本太高,我们是国企,担负着社会责任,即使形势再艰难,我们也不能裁员,不能减薪,再加上银行贷款的利息等财务成本,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和成本压力。”苏永强说。

除了沈鼓集团等国企,大中小企业似乎都普遍面临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金通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曾在公司201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14年公司人工成本费用上涨较快,对公司高端产品的生产及利润率存在一定的影响。

  ——加快转型、加强研发、加大出口 以创新驱动谋发展

尽管企业经营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沈鼓集团坚持在困难中寻找突破口,通过转型发展、加强创新研发、加大产品出口等多项举措,为企业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道。

探索经营模式创新,从传统装备制造商向新型制造服务商转型。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网站的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沈鼓集团从2008年就开始谋求转型,目前集团的服务企业有客服公司、自动控制公司、测控技术公司、北方电脑公司、运输公司、进出口公司和香港分公司。

“我们的客服公司确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战略,负责备品备件、检修维修、机组安装、机组升级改造、维保服务、远程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一站式服务交钥匙工程、海外服务以及服务与技术咨询等10个领域的服务;自动控制公司去年销售收入达到5个亿;远程服务中心已改造完,3月27日刚刚揭幕。这7家公司去年实现总收入16.6亿元,实现利润2.9亿元,占集团全年利润的78%,转型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苏永强说。

  加强研发投入,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尽管近几年沈鼓集团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但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脚步一直没有停止。2014年,沈鼓集团的研发投资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4%。

“去年我们共完成157项科研项目,获得28项科技奖励,43项专利,也是历史最高的,其中包括23个发明专利,是过去5年的总和。未来5年我们也设立了很多科研项目,计划投资至少20多个亿来做研发。十三五期间,我们还规划了200多项重大项目。”苏永强说,“市场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们抱着这一信念,加大科研力度,计划今年再投资3个多亿来建设试验台。”

“经济越是下滑,越要加强研发,即使贷款和负债再高,企业也不能把研发落下。”沈鼓集团未雨绸缪的经营发展理念,让市场看到了其充满“正能量”的发展潜力。

  转换赛场,扩大出口,向海外市场觅商机。

近年来,沈鼓集团加大产品出口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实现海外销售的产品有各类透平机械设备、泵和往复式压缩机等,主要出口到印度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2014年,沈鼓集团整合了国际事业部,制定了海外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压缩机为核心、泵为辅助,聚集资源,重点推进。2014年4月还在伊朗举办了先进透平机械研讨会,向伊朗推介中国最先进的透平装备,有力地拓展了中东市场。

“去年我们出口了33套压缩机,出口增加了2.7倍,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增长了85.5%。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订单下滑的不良局面。”苏永强说,“因此,2015年我们打算在中东、南美、俄罗斯设立办事处,加大出口力度。”

据介绍,沈鼓集团计划短期内立足借船出海的间接出口战略,拓展战略合作伙伴,与国内大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自主出口作为中长期的主导战略。未来,沈鼓将把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国际市场上,建立亚太、南美、中东等多个市场中心,逐步加大国际市场份额,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出口额5-7亿美元。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装备制造相关研究报告
装备制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