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正迅速走向衰落,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我国中医诊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详细分析内容如下。
据最新2016-2022年中国中医诊所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的中医诊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就是“小、乱、差”,信赖程度不高,经营手法落后,医技、医护资源薄弱,缺乏风险管理机制与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没有组织归属感。
据国务院下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但近年来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基于此现状纲要中提出国家大力提倡基层建立中医诊所,并且放松了开办中医诊所的要求,由之前必须有中药职业医师(助理)等硬件要求转变为“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并且全国人大法工委对《中医药法》草案征求意见,草案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这些对要将中医技术在基层医疗干一番大事业的人确实是一个福音。
据悉,有在大医院工作多年的中医大夫想脱离单位自己开办中医诊所;也有在基层医疗工作的医生们急于政策落实缓慢收入微薄,想另辟蹊径开办中医诊所;也有受抗生素限制、药品零差价影响的私人诊所经营不善想转变为中西医结合模式,继续维系生存。
在给患者实施治疗的中医科目是有价格限制的,也就是说医生的收费不能高于国家规定的,拿北京为例,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定价以来,北京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已执行30年未变。
虽然近些年来物价在不断上涨,但是目前医保体制下的中医大夫扎一次针灸的费用仅为4元,一名从医的针灸大夫经历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及训练,学成之后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还不如擦一只鞋的费用高。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曾吐槽说“目前中医的技术服务收费最高的是骨折治疗,夹板费用为80元,而西医做一次手术就要1万元。国内中医针灸减肥埋线一次几十元钱,而国外却高达上千元一次。社会上的养生会所做一次艾灸、按摩或刮痧都需要几百元,唯独医院里限制医生扎一次针灸4元,拔一次罐才5元。”这样低标准的定价没有让中医的价值显现出来。
所以国家要想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放开“中医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是有必要的,让医疗机构自己定价,使“以药养医”转变为“以技养医”的竞争模式,这样大可增加中医大夫的热情度。
通过对中医诊所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认为,药店+中医诊所将是单体药店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