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应用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作用。以下是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趋势一、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发展关键能力的问题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英、美、德、加拿大等国都相继提出要把培养关键能力作为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国际上,关键能力也被称为核心能力或普通能力。在职教领域,关键能力是指对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关键能力,就容易适应职业变动和劳动变换,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纵观中西方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诚信品质、 发展潜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融合程度、创新精神。这些关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专业技能显得更为重要,可以使劳动者适应以下三方面的变化:首先是适应工作组织的变化;其次是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最后是适应未来预见到的市场需求的变化。
趋势二、政策助力提升供给,就业竞争催生需求
职业教育的高速成长取决于供给、需求的双重推动。从供给端看,政府在政策和资金层面均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于 2010 年 4 月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鼓励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强调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风原则,为后续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出奠定总体基调。此后国务院、教育部陆续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原则进行了细化和强调,从政策层面为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与政策面支持相配合的是资金面上政府对于职业院校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自2010年《纲要》发布以来,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入规模也快速增长。2010年至2015年,全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的公共财政支出由311.92亿元扩大到792.95亿元,增幅达 154%,CAGR 20.5%,而同期在整个教育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CAGR 为1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侧重。
趋势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反应。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多种举措,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德国教育改革方案,明确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要向普通教育渗透和延伸,要求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增加职教内容,开设职教课程,加强职业指导,全面地、多途径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法国教育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关于高中改革的文件《面向21世纪的高中》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经济环境的平衡”,要使学生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获得所有高中学生都应具备的文化知识,获得从事职业工作的必要能力。
面对现行的学科区分不能充分适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要在固定的学科区分中超越学科界限,加设“复合型”教育内容,以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国际化、高龄化和服务经济化的要求。同时,根据日本的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重新改革学科制度,不细分专业,而重视学科的基础和基本内容,培养适应性强的产业人员。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同,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度不尽相同,实施职业教育的管理也呈多样性的特征。希望我国国家教育部门关注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给予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也希望职业教育工作人员可以尽心尽力,促进职业教育未来的光明化。以上是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