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全球制药市场前四个分别是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五国,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85.2亿美元,以下是制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制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特点,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同时制药行业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制药行业分析指出,制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以来,我国制药行业政策频出,国务院、国家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相继颁布多条政策法规,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等政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速医疗改革;行业格局将加速重塑,中医药政策颁布,弘扬中医文化。制药行业发展趋势指出,在医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正步入规范的快车道。
2017年,我国制药经济运行特征为,制药工业销售收入及利润增幅回升,制药商业增幅下滑,三大终端均增长乏力。《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指出,制药行业整体法估值水平(PE-TTM)约38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板块估值较高,在50倍以上。医药商业板块估值相对较低,在27倍左右。
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已达7697个。纵观我国医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五年间共增加了1172个,增长十分迅速。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556家,同比增长1.2%。
2019年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制药行业发展趋势指出,包含了两份重要标准,分别为《国家医疗保障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和《国家医疗保障DRG(CHS-DRG)分组方案》。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国产疫苗在满足国内居民防病、治病的同时,已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疫苗产品,用于其他国家的疾病预防。
总体上,“十三五”时期制药工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要看到,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变革与技术突破正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已在仿制药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前期支撑我国医药工业高速增长的动力正在减弱,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亟需加快增长动能的新旧转换,制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以上便是制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