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芯片 内容详情
指纹芯片行业竞争
 指纹芯片 2019-07-12 17:25:56

  全球屏下指纹芯片出货量估计可达到4200万颗,到2019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1亿。中国智能手机中,配备指纹识别的比例将近50,随着指纹识别的普及,指纹芯片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以下对指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

  指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全球指纹识别需求增长迅速,2016年全球智能终端指纹识别芯片的出货里达到4.78亿颗,市场销售额达到21.1亿美元。指纹芯片行业分析预计到2018年,全球智能终端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1.99亿颗,年复合增长率约36%,销售额将达到30.7亿美元。

指纹芯片行业竞争

  目前,在指纹识别环节,包括指纹芯片、指纹模组在内的厂商竞争早已硝烟四起。此前,国内市场整个竞争格局中,两个指纹芯片独角兽是绕不开的一环,一是来自瑞典的公司FPC,二是内地的汇顶科技。如今,思立微的强势加入打破了此前手机指纹芯片双足鼎立的局面,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现从三个阶段来分析指纹芯片行业竞争。

  第一代:以DSP作为硬件平台的通用芯片,以DSP作为平台,将多颗裸片(DIE)封装到一起,并非专门设计的专用芯片。指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优点是降低的系统占用PCB板面积,缺点是复杂封装工艺带来的良品率降低,从总的系统成本而言,并未明显降低,甚至可能增加了。采用DSP作为其硬件平台,客户对处理单个指纹时间不敏感(甚至可长达到2-3秒),总容量在几个到几十个之间,搜索比对时间也不太长。

  第二代:以ARM作为硬件平台的通用芯片 实际是一种贴牌ARM9兼容芯片,特点主要是根据指纹识别算法需要,对主频、接口和片上存储单元进行了定制,一般来说,以ARM作为硬件平台的通用芯片的价格较高,ARM兼容芯片对于需要快速投放市场且支持经常升级的小型项目比较适合,这类项目实际对成本不敏感。指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从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指纹识别芯片来看,它们都是一种通用芯片的架构,指纹识别处理以软件方式运行。与真正的ASIC芯片比较,静态功耗和尺寸限制就是这类通用芯片的问题,因为可编程的芯片需要更多晶体管来执行ASIC芯片所含同样的逻辑功能,接口和内部功能单元也和指纹应用的实际需求不配套,这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成本增加。

  第三代:FSC700X系列:指纹识别专用芯片(ASIC) 区别于国内之前出现过的指纹芯片产品,方程式FSC700X系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的是纯硬件单芯片的解决方案,是一个ASIC产品。指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它的特点就是在一颗芯片内集成了微控制器、指纹识别处理、加解密引擎以及工业标准接口,涵盖了生物检测处理的全部核心功能。所以它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指纹识别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总体来看,随着各大安卓手机品牌开始大规模导入屏下指纹技术,将持续拉升指纹识别于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随之也为指纹芯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指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虽然汇顶和FPC已经占据指纹识别的半壁江上,但随着思立微等在内的国产芯片厂商逐渐强大和指纹技术迎来进一步革新,未来指纹芯片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变化。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指纹芯片相关研究报告
指纹芯片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