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 内容详情
智能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设备 2018-04-09 10:28:59

  智能设备行业是我国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五大行业之一,是制造业的基石,其前景被业内人士、经济学者一致看好,我国也大力推动制造产业链的完整。本文从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等方面解析智能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设备(intelligent device)是指任何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功能完备的智能设备必须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

  我国智能设备发展历史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发达国家大量应用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我国开始逐步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支持,1985年国家将工业机器人列入科技攻关发展计划。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事业单位研制出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多种自动化设备。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开发出了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检测、注塑、冲压和喷涂等多种功能的自动化设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设备技术水平仍存在差距,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和自主生产能力较弱。关键零部件产业被国外厂商把持使得零部件价格居高不下,提高了国内自动化单元产品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国内厂商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世界主要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如西门子CSIEMENS),ABBCAseaBrownBoveriLtd.)、发那科CFANUC)等国际巨头均已进入国内市场,其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强大的研发团队等优势基本垄断了我国智能设备的高端市场。智云股份、博实股份、机器人、汇川技术等国内厂商经过多年发展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项目经验,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厂商整体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智能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一、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终端产品对工艺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精密组件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发明显。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车联网、移动支付等物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品牌商在产品设计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与之配套的精密组件制造商在模具设计开发及结构件制造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二、改进引资环境构建良好的产业政策体系

  我国制造业一直离不开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也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下进行,要继续吸引各国新技术及经验,保持对高端产业引进与对外产业转移的双向开放,在开放中进一步优化、提升和做强我国制造业。

  三、以各类智能企业为竞争主体的智能产业市场格局将逐步形成

  每一个产业时代的来临都将会催生一批创新创业企业的加入,智能产业萌芽和起步阶段也不例外,这一点非常类似2007年掀起的那波移动互联网热潮,最近几年兴起的智能硬件行业目前还在一片“乱序”当中,从各个行业内涌现了一批进入智能硬件行业的大中小型企业。例如当前的小米和京东运用销售和售后渠道优势快速切入智能硬件厂商以进入市场;谷歌采用并购智能家居企业的方式直接研发智能家居产品,通过打造爆款,迅速占领市场;腾讯则是借用自身在社交网络上的优势,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来进入智能领域;百度则以平台或押宝路由器的方式,在大数据、语音控制和手势交互等方面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包含众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和传统厂商集中进入智能市场,让我们看到未来两三年内产业和企业都会呈现集中爆发式的增长,同时这也将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也推动着产业线和产品方向不断清晰,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形成一定的分布和格局。

  四、高端智能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领域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将高端智能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培育,主要涵盖以下领域:一是围绕满足石化、冶金、煤炭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成套装备,如节能降耗、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二是在节能、环保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的重大工程所需成套装备,如核电、新能源、智能电网等;三是基础件及仪器仪表。目前我国的仪器仪表产业非常薄弱,国外的中高档仪器仪表、元器件和传感器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需求量的二分之一依赖进口。

  高端智能产业将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保证高端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科研和服务做支撑,需要政府支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和研发平台,给予财政上的支持。重视服务增值,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由生产性制造业向服务性制造业转变,由单一产品制造向同时提供服务进行转变。

  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智能装备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此后国家颁布《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组织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专项重点支持智能测控装置、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车间的示范建设。支持项目包括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冲压生产线、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等项目,以及重卡的变速器、汽车车桥、汽车液压油缸、发动机等加工装配的生产线项目。

  五、智能硬件将会是未来两到三年的热点

  KPCB的科技十年周期显示,2014年开始智能硬件将成为投资机构和企业发展的热点领域,焦点聚集和资本追逐强烈。据统计,2013年度硬件创新的前沿、热点领域投资交易共123起,披露交易额14.4亿美元。截止2014年6月在智能可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62家中国智能硬件公司已获得融资。从产品形式看,当前智能硬件投资热点和方向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但是目前可穿戴产品定位不够清晰,产业链还待成熟和完善。下游开发商对方案厂商的依附程度较高,自身研发能力弱,风险较高。穿戴式产品爆发时点延后,出货量低于预期。因此,穿戴式智能设备要从小众走向大众,可能仍需时日。

  智能设备市场规模

  智能设备产业主要包括智能测控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根据《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我国部分智能制造设备产业销售收入逾3,000亿元,但在高档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的市占率低于5%。《规划》提出,至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至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万亿元。

  未来5-10年是智能设备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如下被国家几大部委“重点提名”发展的细分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数控双主轴车铣磨复合加工机床;高速高效精密五轴加工中心;复杂结构件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螺旋内齿圈拉床;高效高精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蒙皮镜像铣数控装备;高效率、低重量、长期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高功率大力矩直驱及盘式中空电机;高性能多关节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用位置、力矩、触觉传感器;6-500kg级系列化点焊、弧焊、激光及复合焊接机器人;关节型喷涂机器人;切割、打磨抛光、钻孔攻丝、铣削加工机器人;缝制机械、家电等行业专用机器人;精密及重载装配机器人;六轴关节型、平面关节(SCARA)型搬运机器人;在线测量及质量监控机器人;洁净及防爆环境特种工业机器人;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

  综上所述,我国针对目前智能设备行业的现状出台多项政策,以此完善智能设备行业体系,让智能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等多方面转变,进一步促进我国智能设备行业的发展。以上是笔者对智能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智能设备相关研究报告
智能设备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