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 内容详情
中国制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制冷 2013-04-18 15:05:46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冷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到20世纪末已成为制冷设备生产大国,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之外,还批量出口世界各地。家用、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的工业总产值合计约2250亿元,占世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的15%以上,无论是家用还是工商用制冷设备的产量连续多年为世界第一。近十年来,我国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大国的地位已巩固,现在正在创造条件向制造强国过渡。以下是对我国制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制冷行业现状

  1. 提前两年实现“十五”目标

  我国制冷行业“十五”规划目标不仅全面实现而且增长率比较高,远高于预期的目标,这说明了全行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实力,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冷设备的应用领域有了明显的扩大,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扩大了市场,产品品种规格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能力,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显著提升。还有就是行业企业组织调整有了新的进展,已涌现出一些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而且产业集中度有很大提高,这一切构成了我国制冷空调工业发展坚实的基础,也是全面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重要原因。

  2.企业的发展形势与技术不断进步

  当前我国制冷行业是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合资企业(含外方独资企业)构成的,经过改革的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例在缩小,而民营及私营企业比例在较快的增长,合资及独资企业所占比例稳中有增。

  三种类型的企业的经营形式有所不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大部分仍保有一定大而全、小而全的局势有所改变,注重了专业化生产,在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90%以上企业技术投入超过了销售收入的2%,组建了产品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有一定实力的研发队伍,并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升级、专利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然是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主力力量。

  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在全行业的所占比例已大于三分之一,且有显著的继续增长的态势,已成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生力军,但这类企业中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大的越来越大、强的越来越强,小的企业只能在大企业的空隙间艰难的生存。这类企业大多数是由家用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起步,当做大之后,现又涉入工商制冷空调设备制造领域,在大的民营企业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如海尔、格力、春兰都已巨额的投入,进入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制造领域,现已取得了成功。

  合资企业虽有增加,已不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增加态势,但出现了外方加大投入,力争控股的形势,有的知名公司还把研发中心逐步向我国转移,力争在制造技术方面控制我国的制冷空调市场,这一形势已给我国的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制冷行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投入力度,营造民族品牌,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以优质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最为重要的是加大技术投入,调整产品结构,以经济和改革的办法,创造一个适合于民营企业发展之路。现在行业主导企业连续5年在改造老企业。建立新的生产线、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流程、建设新型生产基地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制冷工质、开发可利用多种能源的制冷空调设备、提高制冷空调设备的能效比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成绩,诞生了一大批新产品,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制冷行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日渐成熟,也涌现出了一批行业领头羊,市场潜力的巨大更是毋庸置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制冷企业也要适度停下脚步来观察自身的不足,不断的反思和借鉴,才能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取得和国际大鳄博弈的资本及行业话语权。

  二、我国制冷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大问题

  1、学习能力不够。国外制冷行业的发展较早,在产品研发和品牌塑造方面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但本国在学习国外技术方面依然是只能学其皮毛,失其根本,导致我国制冷行业在研发制造方面没办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2、管理和技术投入不到位。出国深造的人才流失率较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管理不够,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吸引人才的发展体系。这也就导致了我国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产品质量跟不上。

  3、技术人才“青黄不接”。我国制冷行业这几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仰仗了老一辈技术工人的努力。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大多数都面临着退休,而第二代人却很少愿意接替他们的工作。这也说明了很多人对制冷行业认识的不足。

  三、我国制冷行业发展趋势

  1、发展节能型产品

  我国是能源资源大国,干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节约能源。制冷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的8%左右,所以必须努力提高制冷空调设备的效率,降低能耗,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首先,是开发高效节能的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是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心脏,如没有节能型制冷压缩机,系统无论如何先进、完善,也不会得到高效节能型制冷空调设备。其次,是加强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力、海水发电推动的制冷设备。第三,开发可利用多种能源驱动的制冷空调设备。能源紧缺已是制冷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经济发展能源紧张的状况必然加剧,所以必须注重开发可利用的新能源、废热、天然气的等的制冷设备。第四,发展蓄能空调,以减轻对电力供应的压力,减少电力供应的峰谷差。第五,研发冷热电联产设备。天然气驱动燃气气轮机发电,其余热用于吸收式制冷及供热,能源利用可达80%以上,既可补充电网高峰负荷的不足,又减轻了集中空调负荷对电网供电的压力,夏季使用燃气有利于冬季燃气负荷均衡,降低天然气管道和储气设备的费用。

  2、开发与应用负荷环保要求的制冷空调设备

  我国是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对破坏臭氧层和较大温室效应的制冷空调设备所使用的制冷剂(如CFCs、HCFCs)逐步替代,最终实现淘汰。首先是制冷剂的替代。其次,深入研究与开发以氨(NH3)为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第三,开发以CO2为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第四,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环保制冷剂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第五,发展制冷空调特殊用途的材料、配件、控制元件等制造业,以提高配套能力与水平。第六,开发应用环保制冷剂的冷链产品,以适应农、牧、渔业的发展和产品出口的要求。

  总之节能、环保与扩大制冷空调服务范围是全行业今后在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必须充分关注的方面,而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则应以开发有自主产权产品为主导,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提高产品技术质量水平,以早日实现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制冷相关研究报告
制冷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