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智慧城市概念进入中国,便迅速成为政府及企业的宠儿。如今,慧城市建设在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等等。那么为了更好的发展,又该如何布局智慧城市建设呢?一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布局分析。
智慧城市的发展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如何来看这样的发展。只要将这两点理清楚了,智慧城市建设才会真正的突飞猛进。
智慧城市建设能热到什么角度?
首先政府角度各个部委都在多一系列的试点城市,各个城市也都要提出他们要做智慧城市。打个比方,全国600个城市里面,已经有将近600个城市提出他们要发展智慧城市。当我们读书的时候一个班有30个人,30个人有25个要选班长,可以想象是什么样一种乱象。
其次,从企业角度来讲,无论传统企业还是各种企业纷纷提出自己要做智慧城市的产业。要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真正成为领军型的企业不会超过两三家,同样,学术界、研究界等等对这一块也非常关注,但是关注过程中可以看到,就现在的项目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方向到底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
智慧城市需要去追根溯源,也就是,“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指导下,如何从土地的城镇化转到人的城镇化,如何让人在城市有更好的思想交流,其实才应该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要回答的问题。
当然智慧城市的发展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如何来看这样的发展。
首先来看政府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政府面临的第一个大的挑战,是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思维真正转到市场经济的思维。因为低层次的思维永远解决不了高层次思维的问题。
那么正从根源上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其实计划经济就是一种高度确定性的经济,确定到什么程度呢?苏联的一个经济学家在1954年曾经说过,说如果苏联想把整个思恋的计划经济做好,需要全苏联人到1982年才能做好,所以过渡确定性的经济是不可能成功的。它对应的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但是,不确定性意味着什么?其实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可以去创新,可以去冒险,冒险成功了就是创新,其实在这组关系上,对政府很大的挑战就是政府总认为自己是三个代表,政府要冲在前面。其实政府要干的应该是确定性的事情,已经知道的事情,让企业去干不知道的事情,去探索,去冒险。
政府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信息孤岛,信息孤岛的根源产生在目前政府的治理体系下。而目前的发展城市发展不可能统筹到一起去。这种关系也是需要在智慧城市后面解决的。
政府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智慧城市的核心还是产业,产业当前和过去30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转化到市场经济过程中,在不同信息网络的挑战下,产业空间的变迁,和人口的迁移,这是两种关键型的技术力量。未来政府不可能决定人到不到你这儿来,政府应该做的是,如何塑造好的空间环境,我基础设施网络,制度环境,让企业到这儿更有创造力,让人到这儿生活的更加方便,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政府需要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
同样,企业也存在诸多挑战。
第一、企业需要有一个全方位转型的考虑。IBM也罢、思科也罢等等,他们都是在过去30多年在传统的工业文明下发展起来的成功企业。
研究企业转型的案例通常注意到么一个规律,就是你上一轮竞争的优势会成为你下一轮改革的障碍和负资产。这个窗口打开之后,就能看到原来站在那个队伍前面的是很难转型到这儿的。所以,智慧城市发展涉及到理念、模式、技术全方位的升级,企业进行智慧城市发展和探索、冒险创新过程中,如何时时刻刻惊醒自己。
第二个方面,现在更多的企业还是以工程技术型的思维在指导智慧城市的发展。其实一个城市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复杂的。所以,这一块也需要有深刻的,或者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个方面,是商业模式的转型。无论从房地产商,还是原来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商,显然看到过去房地产商是提供房子的,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是提供基础设施产品的,提供工程的。未来一个城市想要运营的好,房地产商应该从房地产开发商转成物业经营商。原来IT的这些制造型的企业为代表的,也应该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去转型。包括原来的规划师、建筑设计师,也应该从原来提供研究报告,提供设计图纸到提供设计的服务去转型。这样智慧城市建设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可持续的道路。
对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的几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智慧城市下一步的发展一定伴随新的经济学理论的诞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在改善优化我们基本的制度经济学的几个关键词,就是非公、交易、信用和定价。要知道,前面的蒸汽机事实上都在不断完善细化产业、不断的分工,也不断在提高交易信用的效率。但这一次“互联网+”带来的飞跃的革命是凡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交易环节,基于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既得利益团体,都将被颠覆,被冲击,被打倒,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去年提出来,要给Uber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这次是彻底的通过“互联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这个东西很好的解决了市场基于原来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极大的建立好的诚信体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过非常灵活的制度,采取灵活的定价机制。
所以,中国经济过去最大的奇迹不是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而是这种增长是建立在没有本土经济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企业、政府,大家一起携手,来创造出新的经济学理论,新的智慧城市的发展理论。
第二个判断,智慧城市很好的发展应该要抓好如何将物质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的虚拟的网络,两张网如何融合起来,融合起来的目标是干什么?是让这个产业在这个城市发展的更有竞争力,让人在这个城市更加有创造力,这才是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