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战略目标,因而“保基本”将会是基调,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将保持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中的主导地位。那么民营医院发展趋势会是如何呢?
我国民营医院在近几年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4年6月,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1737家,是医改前数量的两倍多,在2008到2013年间保持了约16%的复合增长率,同时民营医院数量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例也由2008年的27%上升到2014年6月的47%,呈现出公立医院数量占比减少、民营医院增长的趋势。不仅仅是民营医院数量,其提供的服务量也快速增长,2014上半年的诊疗人次数达到14581万人,出院人数为866万人,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4%和19%。
2018-2023年民营医院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示,虽然民营医院数量占比已接近一半,但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数仅为全国服务量的10%左右,反映民营医院规模偏小、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状态,与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在2015年达到服务总量20%的目标还相距较远。我国医疗消费市场是个快速扩张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和市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的逐步建立,民营医院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提升,保持快速增长。
通过对民营医院发展趋势分析,在政策环境利好而医疗服务供需又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我国掀起了投资医院的热潮。借助资本的力量,民营医院能够实现在流程管理、人力资源、仪器设备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和提升,同时还可以加速市场扩张,做大规模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强大资本的推动下,民营医院的发展有望提速,不仅在服务的量上快速增长,在医疗质量、服务内容等方面也实现升级。
医疗服务行业越来越被视作未来消费的增长热点,大型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涉足和拓展医院投资,因而2013年以来医院并购活动极为活跃,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新高,分别占过去10年总量的35%和64%。就并购交易的买方企业来看,65%来自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其中药企占58%)。
通过对民营医院发展趋势分析,民营医院虽然在综合实力上无法与公立医院抗衡,但可以在服务和价格两方面寻求突破以获得竞争优势。消费者愿意为好的服务支付溢价,因此优质的服务不仅给予了民营医院定价权并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医保定点的瓶颈,同时,服务不涉及过为复杂的医疗技术,且又是公立医院最为缺乏的,可以为民营医院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另一方面,持续的价格优势(或者相等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必然来自于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专科医院规模较小因而连锁的经营模式和快速而稳妥的扩张能力是制胜关键。医疗服务行业的成长会伴随着医疗领域的细化,而风险低、服务导向和可复制性强的细分领域将会出现新的投资热点。以上便是民营医院发展趋势的所有分析了。